一男子上网“自学”克隆银行卡技术,在网上买来工具和身份证后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入职快递公司,利用工作之便复制多张银行卡,盗刷现金9.5万元。近日,宝安警方经过缜密侦查,破获一宗***诈骗案。7月25日12时许,镇南派出所接到市民凌先生**,称其于当日9时许在银行查询银行卡余额时,发现7月24日有两笔现支业务,共被现支5900元,但都不是本人消费操作,怀疑银行卡被盗刷。接报后,派出所民警立即展开调查。
据凌先生说,他的银行卡一直都带在身上,没有丢失过,也没有借给别人。民警通过调取凌先生的银行卡消费记录单,发现该银行卡被现支5900元之前曾被商户的POS机操作过,这时,凌先生回忆起,那是前几天快递人员上门**用于购买车险的记录。
案情上报后,镇南派出所立即联合刑警大队展开侦查。通过与凌先生购买的保险公司取得联系,办案民警了解到保险公司是委托某快递公司代为**收取客户保费的。随后,民警又赶往该快递公司调查,通过调查,办案民警掌握到,凌先生的车险保费收缴业务是由一个叫黄某龙的快递员上门**收取的。但是黄某龙现已从快递公司辞职,后经多方核实,民警初步判断黄某龙使用的是假身份证入职。根据掌握的线索,办案民警立即将近期***诈骗案并案侦查,发现有9宗***被盗刷的案件都与黄某龙有关。
经过缜密侦查和大量走访摸排,办案民警排查出嫌疑人黄某龙真实姓名为徐某德,遂对其采取了蹲守布控措施。8月26日13时许,民警发现嫌疑人徐某德的踪迹,并在罗湖区笋岗村某超市门口成功将其抓获。经带回派出所审讯,嫌疑人徐某德(男,31岁,江西人)对复制他人***并盗刷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初步交代案件9宗。
据办案民警介绍,今年6月份,徐某德通过网络自学了复制银行卡技术,并在网上购买了一批复制银行卡的工具,随后利用网上买来的身份证先后入职了两家快递公司做快递员。快递公司与保险公司有业务合作,徐某德就申请负责配送保险公司的保单,在配送保单时客户要刷银行卡支付保险费,徐某德则先用一个**器(外形与POS相似)给客户刷,**器就读取了客户银行卡的资料,接着徐某德谎称这个POS机(**器)有故障,再将快递公司的POS机给客户**,**时徐某德就趁机偷看客户所按的银行卡密码。徐某德下班回到家后,用一个写卡器将客户的银行卡资料复制到空白的银行卡上,这样就将银行卡复制成功了。
据嫌疑人徐某德交代,其复制了9张银行卡,其中有3张卡用于套现的方式拿*,有2张用于柜员机取现,其余4张银行卡在查询余额后就被冻结了,一共从5张银行卡取现(或套现)约9.5万元。
随后,民警对嫌疑人徐某德在罗湖区笋岗村的租住处进行了搜查,当场查获用于作案的**器及银行卡。目前,嫌疑人徐某德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深挖工作仍在进行中。(记者张钊通讯员马莉)
从ATM到**酒店盗刷场所已经改变
王宇向北京晨报记者介绍说,如今犯罪分子已经将盗卡的场所有所变化,从ATM机具上转移至一些**的消费场所。“几年前,在ATM机上加装设备偷窥用户信息,成了不少犯罪分子的*选。不过,这样的招数如今已经落伍。”
现在的ATM机具已经较之前有了不少的改进。王宇表示,现在很多ATM机已经进行了升级和改造,比如密码键盘装有防窥罩,防止不法分子加装摄像头后看到用户输入的密码;且当下的ATM机采用颤动式进卡,这是为了防止磁条读写器,外部加装设备读写银行卡的信息。
“ATM机升级了之后,盗刷的目标就自然从ATM机上转移目标到一些高
档的场所。”王宇笑着说,毕竟**场所的持卡人卡中资金量比较大。
从线下到网上高科技反成盗刷工具
网络盗刷也已经成了当下银行卡安全所面临的挑战。银行一些创新的网络银行功能、网上支付平台的广泛使用,都让金融信息暴露在外。
“一些看上去方便的功能和操作,都有可能留有不安全的因素。”王宇说,如今网络上较为常见的盗刷,就是卡在身边,但银行卡中的*却在网络或境外网络被盗刷,“这可能是因为客户在某些电子商务网站上预留了银行卡信息所致。”
一般来讲,一些网站为了方便持卡人多次重复输入银行卡信息,都会储存用户录入的相关信息,这在王宇看来,就已经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数据存储到某个网站上,但网站的防控能力比较弱,给黑客攻击留有空间。“静态的数据一旦被泄露,那么在黑客的层面上将会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播性,而且这种传播速度非常快,用户只能换卡才能保证银行卡信息不被复制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