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第七天,浑身青紫的沈阳男孩“小不点”(化名)被送入了手术室。他的主动脉和肺动脉**长反,如果再等待将连手术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3.2公斤的体重、乒乓球大小的心脏,医生们所有手术设备都是迷你型。“小不点”也成为大动脉调转手术东北*小的患者。“小不点”出生时3.2公斤重,与正常孩子差不多,但家人发现孩子浑身发紫、嘴唇发干,呼吸也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出生当天,孩子状况越来越差,甚至危及生命,家长将其送到医院,并插上了呼吸机。“小不点”次日转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转位(**型)、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
该院心脏外科主任谷天祥教授解释说,大动脉转位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长反,也就是说供给全身的是没有经过氧合的静脉血,而肺静脉回流的氧合血却直接进入了肺部。这种情况*危险的后果就是导致心衰、肺内严重充血、急性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
由于新生儿发育不成熟,“小不点”的心脏比乒乓球还小一圈,呈紫黑色,甚至已经跳不动了。“孩子所有的组织像豆腐一样软、脆,哪怕有一点差错,孩子都可能下不了手术台。”谷主任说。
随后,心脏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手术室、体外循环组、ICU监护组等多个科室的主力医生都来到了手术室。为了不破坏孩子的组织,所有手术设备都是为新生儿准备的迷你型,每一步骤都在2.5倍的显微镜下进行,使用的小针甚至比头发丝还细,接尿使用注射器,“缝合得像蜻蜓点水一样。”谷主任形容。
5小时5分钟后,“小不点”的动脉成功调转,心脏再次跳动起来,浑身的紫色也逐渐消退。
目前,经过7天7夜的监护,“小不点”所有指标均已**正常。此前由于心肌发育不成熟,加上病情复杂危重、手术时间长等原因,“小不点”出现肺动脉高压、低心排综合征,张玉海教授连续守护了72小时,甚至亲人急救都没离开。
经过7天7夜的监护,“小不点”所有指标均已**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