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聪(化名)*近正在出兑自己位于西安路附近的一家快餐店。“租金太贵,每个月不仅不**,还要赔个一两千块,实在耗不下去了。”孙聪觉得,门头店*大的资金压力,已经让他不堪重负。
孙聪和妻子是阜新人,两个人2002年因为下岗来到大连谋生。从2007年开始,勤劳的夫妻俩开始在沙河口区的一家早市经营早餐。“当时每天的租金只有三四十元,后来虽然涨了一些,但从没有超过50元,”孙聪告诉记者,在早市干个早餐摊虽然条件有限,但是由于租金便宜,孙聪夫妇俩可以把早餐的价格定得相对低些,“比如油条1块5两根,豆腐脑1.5元一碗,豆浆也1块*一碗,各类馒头、小饼什么的,价格也都相对便宜。”价格便宜加上早市客流量比较大,让孙聪夫妻俩的早餐生意越做越红*,后来,夫妻俩甚至还多请了人手,经营一些方便的小快餐和面食。
“那时候算下来,每个月都有将近七八千元的收入,好的时候甚至近万元。”孙聪告诉记者。也正是因为后来觉得餐饮这个生意有账可算,2010年开始,听说早市可能要拆,夫妻俩也琢磨着应该找个固定的门店把生意做大点,于是,孙聪就尝试开起了实体店。“**家就在离原来早市不太远的一个居民小区的临街,”孙聪告诉记者,这家店当时租金不贵,一年租金大约3万多点,一签三年。“这个店虽然租金比在早市贵了一倍,但我们觉得,有自己的门头店之后,经营时间就不会受早市的限制,这样收入可以更多。”于是,夫妻俩起早贪黑地干起了全天的餐饮生意。但是几个月下来,虽然营业额确实比在早市高了一些,但是由于租金也高出不少,算下来利润跟原来的差距并不大。
一个偶然的机会,孙聪看到西安路附近有一家门头房正在向外出租,孙聪觉得,如果能多做几家店,尽管每家店的利润不高,但总体收益就会高出不少,况且,店多了之后采购成本也会相应下降。于是,2011年年初,孙聪以每年8万元的价格租下了位于西安路的这家店,由于周边写字间比较多,孙聪把这家店定位于快餐店,合同也是一签三年。
“前几年,这家店还是比较**的。”孙聪告诉记者,由于定位准确而且价位比较合理,这家店生意一直不错,一年下来也有十二三万元的收入。“但是从去年开始,这两家店都陆续到了续租的时候,租金上涨非常明显,”孙聪告诉记者,居民区的店原来租金是3万多点,房主提出要涨到4.5万,后来软磨硬泡以每年4万元的价格租下来的,上涨在30%左右。“但是西安路这家店租金涨得特别厉害,房主当时说有另外一家干进口商品店的看好了这个位置,想以每年16万的价格租下来。”孙聪说,后来也是辗转托熟人找到房主,对方才答应以每年15万的租金租给了他。孙聪告诉记者,这就意味着,这家店原来每年十二三万的收益,直接被租金吞了7万。而加上去年下半年其周边又新开了几家类似的餐饮店,孙聪店里的生意已经大不如前,现在,店里每个月已经有一两千元的亏损了。“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得想着,两家店每天光租金就有530元的成本需要付出,”孙聪告诉记者,现在,他甚至想再回到自己前几年起家的早市重起炉灶经营早餐。*起码,租金压力没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