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庄河一对跟着姥姥垃圾堆里扒食的阳阳和宝宝两兄弟吗?今年6月10日,本报报道了庄河市一名女精神病患者刘芳(化名)多次离家出走,两次大着肚子回家后分别生下了阳阳、宝宝两兄弟,为了养活女儿、外孙,张大娘不得不离家,到庄河市区内捡垃圾维生。事隔3个多月之后,记者再次探访时欣然发现,阳阳、宝宝两兄弟已经过上了与之前报道截然不同的崭新生活。“自打《大连晚报》报道之后,俩孩子才算享着福了!”张大娘感激地说。
报道引起当地**重视
本报报道经过一番“爱心发酵”之后,也引起了庄河市**的重视。据庄河市光明山镇(张大娘户口所在地)副镇长孔庆年介绍,今年6月,此事就被庄河市**列为**督办项目。7月4日,孔庆年就带领当地公安、民政、残联、计生以及当地村委会主任看望张大娘一家,开始着手为他们办理户口、解决生活困难。随后的近两个月时间,各部门积极配合,将张大娘家的困难一一解决。
光明山镇**送去2000元救助金;庄河市民政局**到张家送去慰问金2000元;庄河市残联**送去1000元慰问金。
经过与张大娘的初步沟通,她同意将女儿和俩外孙的户口都落在她的户口本上。但由于俩孩子父亲身份不明、又没有名字、没有医院出生证明,导致户口办理程序非常繁复。从7月初开始,庄河市计生局先为阳阳、宝宝办理了违法生育卷宗;随后再由计生、残联、派出所组成工作组,带领张大娘、刘芳及阳阳、宝宝到大连血液中心进行亲子鉴定。8月初,亲子鉴定报告取回后,再到当地卫生院办理俩孩子的出生证明,*后到庄河市计生局办理落户通知单。8月25日上午,光明山镇收到落户通知单,当**午光明山派出所就为阳阳和宝宝落上了户口。
此外,庄河市残联为刘芳办理残疾证。阳阳、宝宝落户后,光明山镇**为俩孩子办理了*低生活**,即每人每月340元。庄河市残联则为俩孩子入学后按政策为其办理残疾人困难家庭学生助学金,小学阶段每人每年3900元;为刘芳办理残疾人居家安养,每月可领取200元。
俩孩子过上新生活
近日,记者赶到庄河市光明山镇小河沿村张大娘的老屋时,祖孙三人给记者的感觉与**次见面时截然不同:张大娘容光焕发、满面笑容;阳阳、宝宝更是衣着整洁,在院子里**无虑地玩耍。一见到记者,懂事的阳阳就从屋里拿出了户口本说:“叔叔你看,我们俩有新名字了!”。“孩子有了户口,就能好好上学了!”张大娘高兴地说。
午饭时间到了,张大娘为俩外孙端上两碗家常面:白色的挂面配上小白菜、粉条、豆腐、*腿等食材,让兄弟俩大快朵颐。据了解,如今张大娘不但不用领俩外孙到垃圾堆里扒食,还时常能给俩孩子开些小灶,“现在不用为孩子的吃穿犯愁了。这两天俩孩子得病了,肉、菜、鸡蛋……我换着法给他们做!”
吃过午饭,阳阳、宝宝玩起好心人送给他们的玩具——电动陀螺和玩具电话;玩得兴起时,宝宝还唱起了歌“苹果苹果apple,香蕉香蕉banana……”,张大娘说这是庄河一位好心老师为宝宝做免费学前辅导时教他的;张大娘告诉记者,**已经帮阳阳、宝宝联系好了学校,等俩孩子身体好转之后就上学;来年家里还要重建新房……
“俩孩子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多亏了《大连晚报》的报道,还有**和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张大娘说着还拿出一本“爱心账册”,上面记录着**和爱心人士的每一笔捐款,由于太多好心人不留姓名,张大娘只能简单地写上“大连人”、“深圳人”等作为代替。张大娘告诉记者,**和爱心人士总共捐了4万多元钱给她家,“这些钱我都存起来了,给俩孩子上学和改善生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