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酿成肥全村都省钱

2015-01-27来源 : 互联网

  “垃圾放门口就有人收,赶上城里物业了。来年变成有机肥,全村人买化肥的*都省了!”1月17日,在沈北新区沈北街道五五村,村民们围着村里新建的一个*型垃圾发酵池,唠开了。

  有了发酵池,全村的生产生活垃圾有了去处,不但环境变美了,而且一算账让人咋舌——每年可以少买1000吨化肥!

  开门抛物,垃圾遍村

  “要说农村的垃圾,比城里只多不少。”在村主任董耀看来,五五村是一个大村,全村5000来口人,剩饭菜等各种日常生活垃圾,每天有二三十吨。另外,有花卉、灵芝、果蔬等大棚2000余个,耕地4000余亩,再加上村民的耕地、自留地,产出的农作物残枝、秸秆等,废弃物可不少。

  村民们告诉记者,垃圾原来要么往门前屋后一扔,要么堆村道边。赶上风大干燥天,一不小心着个*,大棚就这么烧没好几个。经年累月,五五村面临着垃圾围村的困境。

  垃圾变宝,省了肥*

  “国家都说要建设‘美丽乡村’,垃圾堆满村,咋能‘美丽’?”董耀左思右想,决定自己动手干。

  做通媳妇的工作,董耀自掏腰包13万元,利用村东南角的一片荒地,建了一个长1000米、宽30米、深3米的大型垃圾发酵池。

  “这13万掏得值!”董耀算了一笔账,发酵池足够将一年全村各家各户的1万多吨生活垃圾全部装进去,而且变废为宝,发酵成的有机肥料,用于五五村农民合作社承包的农田,每年可以少买1000吨化肥。

  每天清运,扮美乡村

  垃圾有处放了,又该咋收集?让村民自己分类扔垃圾不现实。董耀用自家承揽工程的一台大翻斗车和一台铲********运全村的生活垃圾。

  “可发酵和降解的,分成一类,运到发酵池;像塑料那些不可降解的,分出来另外运走。”董耀介绍。

  现在,五五村的垃圾,每天都有人收、有人运。不仅环境变干净了,垃圾又能变废为宝,成了循环经济的创新之举。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