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商的困惑:车还进不进?

2015-01-27来源 : 互联网

  事实上,关于不允许“二次销售”的进口车在国内买卖的传闻已风传一年多,直至近一个月以来传出2015年将正式实施的消息,这令做平行进口车生意的车商和中间人大惊失色。甄先生告诉记者,几天前他出差到北京,经多方打听,从同行及媒体口中都获知了这一消息,回到大连后即刻向公司进行了汇报。“不是刚刚给了平行进口车合法身份吗?这背后的博弈到底是利益链之间的,还是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作为车商,我们现阶段能做些什么?”很多从业者与甄先生及其所属公司一样,不知所措。

  车商的困惑:车还进不进?

  甄先生所在车行的门脸上悬挂着美国某品牌豪车的大幅标志,与很多公司一样,除了做代理品牌的生意外,很多进口车行也兼卖水货进口车。因为在大连,平行进口车的潜在客群基数足够大,支撑了这块市场的长期存在。

  “平行进口车对比同款中规车,普遍具有20%的价格优势。如此一来,价格在数十万元至数**元之间的平行进口车,这算下来车价会比中规车便宜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而对于价格数**元的豪车来说,两种渠道输入中国的同款车其价差更是惊人。购买平行进口车的消费者,一部分是敏感于这部分差价,还有一部分人看中的是美规车、中东版车的质量和外观等因素。”

  甄先生直言,一直以来,该公司的利润构成五五开,一半来自其代理的豪车品牌,另一半则由平行进口车贡献。“两种渠道的车,销售策略是不同的。平行进口的美规车我们走量,单车利润很低,靠售后**。每年夏季是美规车卖得*好的时段,而此前的每年农历新年过后,是我们进车的常规时间。现在的问题就是,到了今年三四月份该进车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作为车商来说,搅乱其决策的是政策实施的时间结点,以及囤在港口里的车究竟能不能如常推向市场的*大问号。对于甄先生所属车行来说,更让他们不敢深想的是,平行进口车要是不能卖了,痛失的多达一半的利润如何弥补。

  做了十年的生意走到了尽头?

  采访中,甄先生甚至使用了“恐惧”来形容做平行进口车生意的人目前普遍的心理状态。这部分人既包括车商,也包括为数更多的中间人。

  在平行进口车行业,所谓中间人指的是那些搞“对缝”的自然人。他们往往是社会上颇为“吃得开”的人,拥有对平行进口车具有消费能力的朋友圈——比如40岁的赵旭。

  赵旭告诉记者,2003年前后他开始介入大连的平行进口车市场,利用允许外商自带汽车的政策来运作中东版汽车进入大连市场销售。“我们通过买来外商的手续,以外商名义把汽车带入中国。对比当时在大连市场上卖到**元的中规车,我们的同款中东版只要四五十万元,对于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赵旭表示,做中东车没什么门槛,关键是得找到买家。“这就类似于现在流行的圈子营销,你进入了一个具备相应购买力、又有意愿购买中东版汽车的圈子,这个生意你就玩得转。”直至2006年商检取消了向外商发放自带车许可证,赵旭开始通过与朋友合伙经营二手车行,以及与车商合作来延续平行进口车生意。赵旭介绍说,他与多个汽车销售员常年保持联络,对方代表车商供应车辆,他则在自己的圈子里接洽买家。赵旭表示,同样因为没有门槛,在大连,做中间人*水货车*的人很多。

  因其所有收入来源扑在了平行进口车上,所以《办法》深深触动赵旭的神经。“业内有传,说平行进口车的政策如此飘忽不定,背后是进口车品牌总代理与平行进口车车商之间力量的博弈。也有人认为,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博弈主导了这次的政策变故,这种说法似乎更加靠谱。但是我已经顾不得知道背后的种种背景,我需要一个确定的答案,到底让不让继续做了,总这么悬着,闹心!”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