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了解到,截至去年末,我市1131个村(社区)全部成立了便民服务室,覆盖率达到100%,在全省**全部完成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建设。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建设村(社区)便民服务室过程中,主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有的直接设置在村部,有的由乡镇财政出资重新建设,另有个别的设置在村主任家。这些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按照“十个一”标准建设,即有一块牌子“某某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一间不小于10平方米的办公室、一台电脑、一套办公桌椅、一部电话、一名工作人员、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服务台账、一个公示栏、一张便民服务卡。服务内容也由原来的代办服务,拓展到咨询服务、公益服务、调解服务。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便民服务室每天有人值班,主要负责办事群众的接待、受理登记及协调处理有关服务事项,除工作时间,代办员也随时随地受理解决群众提出的事项、请求,实行全天候服务。在证照代办服务中,由办事人申请,对符合条件、材料齐全的,代办员负责全程无偿代办、协办。对于代办员无法代办的,直接报送乡级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委托上级全程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