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白内障的临床表现是渐进性视力下降,由于晶状体的密度变化,还可能伴有近视度数加深、单眼复视(单眼看东西时出现多个物像)等症状。如果任由白内障发展而不加*疗,*终会导致失明。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白内障中心主任邹吉新说,白内障患病主力人群为老年人。老年性白内障多发于55岁以上,病因与老年人代谢缓慢、全身疾病、发生退行性病变、过多紫外线照射等有关。60岁以上的老人,80%会得白内障。60岁以下的白内障患者约在10%左右。但是,近年来,白内障有年轻化趋势,来眼科就诊的40多岁患者不乏其人,甚至还有更年轻的。“白内障年轻化与生活习惯、不良的工作生活环境、工作压力所导致的代谢失衡有很大关系。”邹吉新说,曾有位患者因为家里突发事件,精神、情绪受到*大影响,结果导致一只眼睛在短期内突发白内障。需要提醒的是,白内障与平时过度用眼没关系,但紫外线过多辐射是引发白内障原因之一,因此,在太阳光强烈时出门要带上墨镜或者遮阳帽,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照射。
手术是*疗白内障**有效方法
邹吉新说,目前尚无药物可以使白内障的进程逆转。白内障**有效的*疗方法就是手术移除混浊的自然晶状体,然后植入人工晶体,让光线重新进入眼内,**清晰的视力。
超声乳化手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白内障手术方法。手术时,在眼球上做一个大约1.8~3mm的切口伸入超乳探头,将浑浊的晶体超声乳化粉碎,然后借助抽吸灌注系统将击碎的晶体吸出,*后植入人工晶体。邹吉新告诉记者,手术切口从3mm跨越到1.8mm同轴微切口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微切口手术使得手术更加安全、术后**更快、切口可以自闭,无须缝合,术后第二天即可用眼。目前,超声乳化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经过全面细致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后,没有合并其他眼科疾病的白内障患者均可在门诊接受手术,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手术,糖尿病患者*好将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
“熟了”再做手术是误区
很多人认为,做手术要等到白内障“熟了”再做,也就是看不见了再去做。邹吉新表示这种观点大错特错,过熟期白内障不仅会导致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会增加手术难度及并发症发生概率,从而影响*疗效果。如果失明是由于不可逆性眼底病变导致的,那么这种“盲”再也无法**了。所以,只要患者感到视力对工作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可以进行手术,甚至视力在0.5以上都可以接受手术*疗。
邹吉新说,视力不是评判白内障是否需要手术的**标准,白内障是否需要做手术不仅要看视力情况,还要看眼睛的对比敏感度,也就是分辨边界模糊物体的能力,尤其是要在天色暗、物体与背景对比度不大的时候,看眼睛能否区分出物体与背景。如下楼梯时,楼梯的颜色、光亮度基本是一样的,而台阶边缘和台阶其实是有微弱的对比度的,这就需要人的眼睛有较高的对比敏感度,这样在下楼的时候才能区分出一级级的台阶。很多白内障患者表现为视力良好,但对比敏感度明显下降。如果平时下楼时总是无法分辨,就需要警惕是不是得了白内障了。此外,如不知不觉中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夜间视力下降明显、看东西有光晕,看见的物体颜色暗淡不鲜艳,需要经常频繁更换眼镜,觉得阳光、灯光特别刺眼,有可能是患了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