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到陕北,脑海里都会浮现出漫天黄沙和一望无际沟壑起伏的黄土地,再就是裹着白色头巾、高歌沧桑粗犷的信天游、皮肤黝黑的憨厚汉子。就是这块黄土地,孕育了华夏大地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并在中国的**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6月13日,作为中国**广播电台“新西行漫记”记者团的一员,追寻着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我来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地延安,追忆着革命前辈们的飒爽英姿,并感受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块黄土地上发生的*大深刻的变化。
初到延安,从空中鸟瞰全城,发现这近乎是一个沿着河岸在山谷中建起来的城市,以河流为中轴线向两岸辐射,在山岭间分布着片片梯田,与*初想象的那漫天黄沙的黄土高原不太一样的是,这里的山岭已经披上了或深或浅的绿色外衣,显示出勃勃的生命气息。
延安地区处于黄土地质结构区域,土壤结构疏松,易产生水土流失,加上多年来的石油开采和原始的刀耕*种,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形成了许多光秃秃的山头。就在*近的十几年来,当地**大力促进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工作,使得过去的濯濯童山重新焕发了生机,生态环境也日益得到改善,据当地人说,现在山上再次出现了狐狸、野兔等动物,降水量也有所增加。
车辆沿着延安的县际公路,放眼望去,路边都是整整齐齐排列着的蔬果大棚,其中有大规模的实验园,也有农户自家种植的。据介绍说,大棚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农户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在到访的延安市下属的志丹、安塞、洛川等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农村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属于自己的大棚种植地,在大棚建设初期,按照农户出资三分之一,**援助三分之一,贷款三分之一的模式来启动,当地**派遣技术员进驻乡村,对农户的大棚种植进行技术指导。以安塞县一处蔬菜生产基地为例,一个100m×11.5m的大棚,初期投资需要12万元,其中,农户自己出资4万,当地**补贴4万,****4万,一年纯收入能达到6万元。除了大棚种植,许多农户家庭还同时发展起了家禽家畜养殖,从而形成了种植-养殖-沼气能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在生产过程中无需使用化肥,期间通过沼气池产生的能源也能满足生产生活中的需要。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在这儿的农村地区,基本上家家户户都通过现代化的种植养殖发家致富,建起了宽敞的房屋,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几乎没有人再需要外出务工以维持家用。在CRI记者团一行走访农户家庭时,热情好客的村民们端出了自家收获的西瓜、苹果、杏、桃等多种水果来招待我们,尝起来确实味道鲜美甘甜,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其间,可以说是****农村的一个特色,即党员中心户和党员**制,特别引人关注。在各个村里,农户们分成多个村小组,以**发展的一些党员农户为中心,对组内的其他农户进行政策的传达、技术上的指导和帮扶以及市场信息的共享,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对于中国****新农村的建设,来自老挝的CRI外籍**维莱蓬?冯帕占表示了高度关注。他说,中国新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仅为村民们**了发家致富的机会,同时也兼顾了环境的保护,实现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党员中心户和党员**制的实践表明,这样的农村中,党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技术信息的透明公开,并**帮助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问题的农户,使得这个地区的人民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发展,这是老挝在农村建设工作中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