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全民的互联网金融热情都被点燃起来,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股股的热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P2P网贷成了又一块**的圣地,每天都有无数个美丽**被演绎,也有无数个倒闭的噩耗被传颂。
笔者在P2P网贷行业从业几年,也见证了行业的从小到大,从寂静到喧闹的演变,看到网贷行业今天的发展,心中无比欣慰,但也惶恐不安。*近见网上多位业内前辈在给新入者不断敲响警钟,心有所感,希望能引起各位的重视,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畅所欲言,不要敝帚自珍,网贷行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各位的群策群力。这里我抛砖引玉,说说自己的想法,希望能与各位交流沟通。
1、P2P网贷平台之客户
网贷行业的客户质量、还款能力、违约情况决定了产品及平台的生死。纵观线上线下平台,客户质量不佳,重复借贷、中介包装骗贷,缺乏**客户,就像一个魔咒一样困扰着每一个从业者。
**客户究竟在哪里?我们的客户群体究竟应该是那些人?
P2P网贷线上线下平台的综合利率应该是年化30%左右,那么各位有没有想过到底是哪些客户可以承受如此之高的利率。这样的利率水平也就确定了行业的客户群体,是不被**金融机构所接纳的,本身有一定瑕疵的客户群体,每个平台的资金成本不同,针对不同的资金成本我们的客户侧重方向也应有所不同,利率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考验了网贷平台的风险定价能力。从客户的实际用途来看基本分为以下几类:1、短期资金周转 2、用于项目投资3、重复借贷4、专业骗贷。
什么是**客户,俗话说的好“救急不救穷”短期周转的是**客户,有历史成功经验,用于新项目投资的是**客户,如果是走投无路,靠借贷维持生活,甚至就是编造资料,骗取贷款,这样的客户我们怎么分辨出来,还是我们与其他公司合作,把这些都搞清楚很关键。
2、P2P网贷平台之团队
P2P网贷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过了草台班子阶段,对于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一个完整的网贷平台应该有网站运营团队、销售团队、风控团队、合规团队、财务团队、后线支撑团队。看一个团队要看他有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周期,一个业务开发团队,他是不是对现有市场很了解,对当地客情是否熟悉,对竞争对手情况了若指掌,对逾期情况比较清楚,每种产品在哪个时段客户是*容易逾期,怎样时时跟进客户维护,有没有规范的培训系统及晋升体系,有没有对一个信贷周期的业务进度有一个良好的把控。是不是分工很清晰明确。一个网络运营团队,有没有系统开发经验,有没有网络**经验,怎么样的**方式产出比*高,什么样方式客户转化率*好。等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凭一腔热血的闯入网贷行业,只会让你头破血流。
3、P2P网贷平台之风险管理
每家网贷平台都在强调自己的风控多么严格,技术多么严格,业务多么合规。但是发展至今天,也没见有谁*创出一种风控模型出来,还是评分制、实地征信这些传统金融所采用的方式,*近大家都在提大数据,说自己采用多少个关键值,说句心里话,真的有用的有几个,来央行征信的信息都少的那么可怜,我们真的能做到大数据吗?首先各家数据的共享就是个大问题。而且业内拥有风控技术的专业人员本身就就少,好多人只是在某一模块工作了几年就被放在风控负责人这么一个重要的位置,对行业研究不深,还不是很了解风控的含义和作用,没用经历过一个完整的风控周期,不了解经济运行趋势,不清数风控体系,不知道行业利润率,没参与过产品设计,不知道怎么交叉验证,,看不懂财务报表。这样的人早晚会被行业淘汰,这样的平台在竞争中也会面临倒闭。不管是信贷工厂模式还是信贷员模式,不管是IPC技术,还是三品三表。每一种模式和技术都有他可取之处,但是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技术都是基于过去的数据都未来的推测,推测本身就有不确定性。所以对于经济趋势的判研将会决定平台的生死,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一切技术手段只能作为辅助,怎么样保存实力,度过寒冬,才是*重要。
4、P2P网贷平台之成本分析
网贷平台的盈利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资金成本、运营成本、不良贷款率。现在业内大多数主流网贷平台的资金成本在12-15之间,也有少部分新平台资金成本在18以上,个人认为这部分网贷平台已经聚集了大量风险,很难长期生存下去。P2P网贷的运营成本主要是人工成本,由于P2P网贷行业的火爆,行业的薪酬水平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总监级别的薪资已经在50w以上,个人推算P2P平台的运营成本应该在6左右。不良贷款率,这其中包含了呆坏账,按不同的取值和测算方法,部分平台对外宣称不良率为3%以下,不过据笔者的了解,业内比较好的平台,不良应该在5%以内,部分一直运营平台都应该在5-8%,还有部分平台应该在10%以上。12%资金成本 6%运营成本8%不良=26%成本,这是运营良好的公司,所以各位对P2P网贷虎视眈眈的加入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5、P2P网贷平台之产品创新
从P2P网贷平台创立至今,创新就一直未人们所津津乐道,从国内的发展趋势来看,从业者们也一直在力求创新,线上模式、线下模式、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从P2P到p2b,从个人债权到收益权,从信用贷到抵押贷,融资租赁、保理产品,创新一直从未停止,但是各种创新模式的增长却并不明显,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从源头上制约产品的创新,市场细分,分工协作,将会是主要的发展趋势。
P2P网贷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壮,在中国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需要变革,需要洗牌,需要阵痛,需要更加合规,需要更清醒的认识,更专业的人才。以上是我对即将加入到网贷行业和已经加入到这个行业的出入者一点建议,鉴于本人才疏学浅,难免有疏漏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共同交流,希望各位从业人员能够踏踏实实的做事,精耕细作,真的在这里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