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原本是件好事儿,可为证明*是本人申领的,郑州市多个社区要求行动不便的老人,需手拿当天报纸举在胸前拍照,以证明“自己还活着”,这种做法让一些老人“难以接受”。
采访中,有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老人对这种方式有抵触,他们能理解,但也是无奈之举。不过,也有社区较人性化,以**视频的方式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认证。
反映养老保险认证,老人要举报纸拍照2008年,郑州市启动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样一项惠民的好政策,却让一些老人有了烦恼。郑州市民李女士说,她母亲88岁高龄。
符合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的条件,但每年去社区代母亲认证时,她总觉得有点别扭。“前几天,社区发**通知,本月20日到25日,是养老保险认证时间。”李女士称,通知中说,老人能到社区的。
尽量让本人到社区签字、按手印,若实在行动不便,需拍一张手拿当天报纸举在胸前的照片传给社区工作人员。“社区这么做,是怕有人冒领,我能理解,但举报纸拍照的方式对老人太不尊重了,我妈觉得像罪犯在拍照一样。”
李女士说,之前她曾与社区沟通过,老人行动不便,希望工作人员能上门核实。不过,对方以“人手不够”为由**了。记者调查发现,郑州市一些社区的确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老人举报纸拍照证明“自己还活着”的做法。
市民都持啥态度?前天,记者进行了随机采访。市民王女士称,母亲患病卧床,但社区要求发照片来证明老人还健在,“我是接受不了。”“我能理解,但如果能有更好的办法就更好了。”市民吕女士建议,使用**视频也一样能证明。
也有年轻人认为,现在PS技术盛行,照片想造假很容易。“每年认证,无非就是为了防止冒领,不如对冒领行为加重处罚,问题也能变相解决。”采访中,10位80岁以上的老人,有6位表示:接受不了这种证明方式。
还有两位表示,能理解也能接受,但心里有点别扭;另外两位老人则表示,怎么证明都行,“反正是给我发*,社区工作也不容易,应该多些理解。”回应社区人少活多,拍照认证实属无奈前天上午,记者陪同李女士一起前往社区,为其母亲办理认证。
社区一位工作人员说,平时社区很忙,且人手又少,百十位老人不可能挨家挨户去核实,“*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老人拍照证明。”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情况特殊的老人,他们也会登门核实。随后,记者走访了郑州市多个社区,不少工作人员表示。
如今社区的工作量确实很大,他们也想上门核实,但人手不够。甚至还有一些老年人,户口虽在社区,但却居住在外地,他们只能通过拍照的方式来确认。采访中,一位社区主任告诉记者,他们也知道有老人对这种方式很抵触,且也能理解,但确实是无奈之举。
记者了解到,不仅是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包括高龄津贴的领取,甚至是一些慈善项目,都得通过拍照的形式来认证。2016年郑州市**《郑州市高龄津贴发放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明确指出:对享受高龄津贴的老年人实行年审制度。
可采取本人到所在社区(村)或提供视频实况、当时照片以及可以证明老人当前健康状况的其他方式进行认定。在《办法》中,提出了另外一种认定方式:视频实况。“之前也曾让老人拍照片来认证,后来有人提出这种方式‘不太舒服’。
所以这两年,不论是养老保险待遇领取的认证,还是领取高龄津贴的认证,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都会采取**视频的方式进行认证。”郑州御金城社区一位负责人说。观点借助志愿者力量,把认证变“温情”采访中。
有老人家属提到:举报纸拍照,会对老人心理上造成创伤。对此,****心理咨询师邓波认为,生活中遇到较为严重的伤害事件,才会造成心理创伤,“举报纸拍照这件事儿,不同的老人感受和反应不同,一般而言,是不会对老人构成心理创伤的”。
不过,邓波仍建议,社区如果想把好事做得更好,应该从不同角度着手把工作做得更到位,比如可以多倾听老人的心声和诉求,并根据老人的合理化建议把工作做得更人性化,“另一方面,老人及其家人也需要多理解**政策的善意,心存感恩和珍惜。
并对因人手不够等原因,给老人造成的不便多一些包容”。“政策值得肯定,需待商榷的是,其落实方式及赋予的意义。”****心理咨询师靳育辉认为,对于上了年纪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表面上看是无法接受“拍照证明”的方式。
但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唤醒了老人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到了一定年纪,有些老人不喜欢拍照,每拍一张他们都会觉得这是留在世间的*后一张照片。”靳育辉说,若社区人手不够,不妨借助社区志愿者的力量,如专业的社工、心理工作者等。
由他们组成志愿者团队,在集中的时间内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开展工作,确认完善资料。同时,还可以把认证工作做得更温情,比如社区可以策划一个“让爱回家”的主题活动,在每年认证期间,以这样一个理由让全家团聚并拍张全家福,“在温情的相处中,也达到了认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