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美食小吃大盘点!

2018-02-28来源 : 互联网

老边饺子是驰名中外的沈阳市汉族传统名小吃,是沈阳特产,它历史悠久,从创制到现在,已有180多年历史。老边饺子素以皮薄馅大、鲜香味美、浓郁不腻、松散易嚼而闻名遐迩。如要一桌饺子宴,蒸、烙、煮、炸等各种烹饪方式俱全,香气四溢;银耳馅、发菜馅、香菇馅、虾仁馅味各不同。吃腻了鱼、肉,可以来一桌“素饺宴”、各类木耳馅、面筋馅、青菜馅,清淡爽口。适逢贵宾来临,可要一桌“珍妃宴”,山珍、野味、海鲜,珍奇毕呈;其中*使人称奇的要数“御龙锅煮小饺”:饺子小不盈寸,50克面要包25个,一盆蓝色的酒精*烘托着古色古香的御龙锅,小饺子在沸汤中上下翻滚,如游龙搅水,令人赏心悦目。

历史文化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河北任丘县一带多年灾荒,官府却加紧收租收捐,老百姓忍无可忍只好背井离乡,四散逃亡。这其中有个边家庄的边福老汉,原来就是开饺子馆的,此时也呆不下去了,只好一家人逃向东北。**晚上,他们投宿在一户人家中,恰巧这家在为老太太祝寿,于是这家人给边福老汉一家每人一碗寿饺充饥。边福老汉觉得这水饺清香可口,其馅肥嫩香软而不腻人,于是就虚心向这家人求教。主人看边福老汉诚实厚道,便告诉了他其中的秘密,原来这家人为了让老太太吃起来舒服,在做饺子时就把和好的馅用锅煸一下再包,如此做出来的饺子便又香又软,而且不那么油腻了。边福将此记在心中,后来辗转到沈阳市小东门外小津桥护城河岸边住了下来,打了个马架子小房,开起了“老边饺子馆”。由于技术上的改进,老边饺子名声渐渐响了起来。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从创始人边福开始,其煸馅的**便传子不传妻,于是每天直到闭店,等伙计离店妻子入睡后,老边家的儿孙们才开始煸馅。这一招也使得老边饺子成为*树一帜的沈阳名吃。

***2-海城馅饼

海城馅饼,又称海城牛庄馅饼。是泛指辽宁省海城市这一地区传统做工馅饼的一种统称,它从当地老百姓的日常食品中来,以其外皮 薄 酥 嫩(面皮与南方馅饼不同之处在于,海城馅饼温水和面,面醒而不发,煎烤之后外皮薄而嫩香,内馅鲜美,无论从色泽,口感都极为诱人)内馅种类繁多,以文*慢慢煎烤,其口感以鲜 香著称,在北方的传统美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历史文化

海城馅饼历史悠久,早在清末,海城县内**马德昌、汉族毛香伦两家专业经营馅饼。马家经营牛肉馅饼水扎面馅饼,毛家经营猪牛肉鸳鸯馅饼搅面馅饼,1920年,**马富恩,马富春继承父业,在*神庙街路北开设马家馅饼铺;汉民毛青山继承父业,也在*神庙街开设山记馅饼铺。1939年,毛青山迁居沈阳,在沈阳*车站附近开设山记馅饼,海城馅饼从此传入沈阳,历经半个世纪,海城馅饼已成为人们喜爱的风味食品,不仅驰名东北,而且盛名关内;不仅店铺经营,而且登上了宾馆酒店的筵席

***3- 老四季抻面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宋小宝在一个小品里,吃面要鸡架吗?那个其实就是说的老四季抻面啦。沈阳老四季抻面馆开业于1988年7月,主要经营鸡架和抻面。抻面用料上乘,品种多样,面色白而透亮、口感好。抻面的有一细、二细、龙须、三角、四棱、韭叶、中条、宽条、皮带等九种各异的形态。配纯而浓的鸡汤及正宗涪陵榨菜,,起来面香汤浓味鲜,真可谓“冬暖夏凉兰香面,春华秋实神州汤”。

历史文化

张秉荣原是沈阳市一家国有企业的车间党支部书记,1988年4月退休。退休后,张秉荣成了“自由人”。她反复咀嚼“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句话,越嚼越觉得有滋味,便萌生了开饭馆的念头,并把市场定位在普通工薪消费群体上。1988年7月她把自家临街的15平方米小平房粉刷一新,在热闹的十三纬路开了个 “四季抻面馆”。

“**质量,薄利多销,把*大的实惠让给消费者”,这是张秉荣的经营宗旨。抻面馆开张不久,就以洁净卫生、服务热情、经济实惠,迎来八方来客。颇有头脑的张秉荣,对抻面和鸡汤的配料不断改进,努力追求自己的个性。为此,小抻面馆挺*。有时,那些*不到座位的顾客不得不捧着大碗蹲在门户外吃面。可是好景不长,1991年初夏,小抻面馆动迁,作为共产党员,张秉荣在那片第一个停业拆除。利用这个机会,她到外面转了一圈,吃遍了各种风味的面条,并得到了一些同业高人的指点。回来后,她在全国闻名的五爱市场附近兑了一个饭店。初来乍到,生意清淡,张秉荣就用大红纸写了一张告示张榜门外:原十三纬路老张太太“四季抻面馆”因动迁迁移此处,欢迎新老顾客光临。别说,这招儿还真管用,抻面馆又**天兴旺起来了。

1992年初秋,张秉荣回迁到十三纬路原址,并改名为“老四季”。这次回迁和更名是她生意上的一次大发展。她采取“负债经营”策略,不但租了间40平方米的门市,而且把相邻的一家酒店兑了过来,将两面打通,重新装修,安上了空调,添置了消毒设备、不锈钢炊具、高级餐桌和固定彩色座椅,连卫生间都模仿了酒店的格局。同时,结合东北人的饮食习惯,融入了兰州抻面的地域特色,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抻面、鸡汤、鸡架的制作标准和工艺配方。

当“老四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顾客面前时,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当有的顾客建议适当提高抻面、鸡架价格时,张秉荣笑着说:“我不能把扩建装修的费用转嫁给消费者。

***4-沟帮子熏鸡

沟帮子熏鸡始创于清光绪十五年,创始人尹玉成因行善机缘偶遇光绪御厨,得皇家宫廷熏鸡**,建熏鸡坊,名“沟帮子熏鸡”,凭十六道精细工序、三十种甄选配料,四代老汤,薪*传承,创“沟帮子熏鸡”百年老号,深受当地百姓及过往客商青睐,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鸡”之首,蜚声四方。经过多年积赞,仅使用的煮鸡原汤汤鲜味美,制作的熏鸡色泽枣红明亮,味道 芳香,肉质细嫩,烂而连丝,食者赞不绝口。沟帮子熏鸡色泽枣红明亮,味道芳香,肉质细嫩,烂而连丝,咸淡适宜,营养丰富。沟帮子熏鸡颜色枣红,晶莹光亮,细嫩芳香,烂而连丝,烟熏味浓,回味无穷。

历史文化

帮子熏鸡始创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为关外传统名吃,创始人尹玉成。1887年,少年尹玉成*闯关东,当他来到当时的通关要道沟帮子(今辽宁省北镇市沟帮子镇)时,见此地山灵水秀,民风淳朴,决定在此定居。他以家传手艺开起面馆,并自酿美酒,名曰“沟帮子小烧”。尹玉成为人侠义忠厚,常济困苦百姓,深得乡人爱戴,后得到当地一户杜姓富商的看重,与杜家小姐结为连理,此后人称尹四爷。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尹四爷在回家途中,偶遇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见其困厄交加无安身之处,于是心生怜悯,接回家中照顾。悉心的照料,使老人很快康复,因无比感激尹四爷的帮助,老人在临行前,将自己的御厨身份,和遭人迫害逃出皇宫的经历据实相告。*后,老人从怀中掏出一本熏鸡**,告诉尹四爷:此物乃我四十多年经验*创的宫廷熏鸡**,此熏鸡深得先皇喜爱。我遭人算计就是因为这本**。你依照此法制熏鸡售卖,必将大有所成。

尹玉成大喜,依照此法熏鸡并大胆创新改良配方,同时搭配自制烧酒售卖,不久,“熏鸡烧酒”就街知巷闻,成为沟帮子著名小吃。尹四爷在岳父帮助下于1889年创立熏鸡坊,取名“沟帮子熏鸡”。由于口味*特,沟帮子熏鸡深受当地百姓及过往客商青睐,后被御膳钦点奉为“宫廷皇鸡”。在民间,沟帮子熏鸡也被誉为“中国四大美食名鸡”之首,蜚声四方。

***5-马家烧麦

马家烧麦,是沈阳市特殊风味的**小吃,由马春创制于1796年。用开水烫面,大米粉作扑粉。选用腰窝、紫盖、三叉三个部分的牛肉剁碎作馅,加调料用清水浸煨,拢皮捏馅时留大缨。有皮亮、筋道、馅松、醇香等特点。柔软筋道,馅心松散,醇香味好。其外形犹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

历史文化

马家烧麦,是沈阳地区特殊风味的**小吃。早在清嘉庆元年(1796年),由马春开创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没有门市,只是以手推*轮车来往于热闹街市,边做边卖。由于马家烧麦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好,造型美观,所以深受群众欢迎。

清道光八年(1828年),由马春之子马广元在小西门拦马墙外开设了两间简陋的门市,立号马家烧麦馆,此后营业繁忙,远近闻名。后几经变迁,1961年才*后坐落在小北门里,即现马家烧麦馆,由马氏后裔第五代的马继廷担任技术指导

***6-牛肉*勺

提起牛肉*勺,身为铁岭人恐怕无人不知。早在二十年前,吃一顿牛肉*勺那也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事。其选细嫩牛肉、大葱、鲜姜、香油和馅,用稍有颗粒的沙子面做皮。烤箱制作,外表是酥皮,色泽金黄,形状有圆的和长圆。出锅的*勺外焦里嫩,香酥可口,闻则香味扑鼻,食之肥而不腻,是我们北方的风味小吃。属清真食品,配上飘香的羊汤,美味至极。

历史文化

牛肉*勺发源于铁岭地区,它的发明人是一位叫杨福的**老人。*勺这种特色小吃至今有近百年历史。正宗的牛肉*勺属于清真的小吃,所以多见于一些清真的牛肉*勺店。一般的其他地方所做得*勺很难和清真牛肉*勺店相媲美。

标签: 美食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