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早来华的华尔街投资者,毛区健丽在中国经历了90年代的**轮外资进入热潮。其间,满怀**的她虽曾遭遇过种种挫折,但她毕竟欣喜地看到了十几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看到了中国企业家思想的日益放开。中国加入WTO的成功和中国**相关政策的完善,使她再一次把投资的热情转向了中国。讲起与中国企业家合作的故事,毛区健丽异常兴奋。
90年代初,中国的资本市场刚刚开始向**开放,投资环境和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国内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一般还是习惯于向银行申请贷款,而不是考虑引进外部资本。现在看来,这有点让人不可理解。对于当时的毛区健丽来说,她*先要做的,就是要说服中国的合作伙伴接受来自国外的投资,然后在合作过程中教会合作伙伴怎样与投资方合作。
“这个过程虽然艰辛,但是很有意思,就像写小说一样。” 讲起当年**投资领域的甘苦,毛区健丽顿时眉飞色舞,如同回到了当年。
一个投资项目刚刚开始的时候,投资方和合作方都对未来的美好前景充满了信心,积极性也很高,这就像写一部小说的**章一样。可是接下来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合作之初预料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方很容易就会对当初选择与**资本合作的初衷产生怀疑,甚至对自己运作该项目的能力也信心不足。这时,毛区健丽就会适时地鼓励他们:“这部伟大的小说我们现在刚刚写到第三章——曲折的开始,*后一定是精彩的结局,但那会发生在第十三章,而在此之前,我们要经历第四章、第五章等等的跌宕起伏……”
因为曾经习惯了银行贷款的**方式,当时的国内项目方往往不能正确理解与投资者的合作方式。他们习惯了把资金拿到手中之后自己做主,自行决定资金的投向,甚至将资金投向与申请贷款计划书中所规定的**不同的项目,或者在当初申请的项目遇到困难之后,对银行隐瞒事实,这也可能是因为比较顾及脸面,不敢把困难公开吧,而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往往已经太晚了。而国外投资者*担心的,恰恰就是投资过程中的这种不透明性。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毛区健丽和她的朋友马上学会了如何处理这种问题。在严肃的谈判和交涉中,她总是很风趣地向合作伙伴作这样的比喻:资本与项目的合作就像娶老婆。这里*先要强调的是**性,就像一个人只能娶一个老婆一样,一个项目不可以同时找多家投资者;第二点,是要“同床共梦”,目标一致,共同把投资的项目做好,而不是还在其他的项目上徘徊,或者拿投资方的资金再去投其他的项目;第三点,是要“同甘共苦”,有了问题要与“老婆”讲,大家共同去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隐瞒。这与银行贷款的不同之处在于,银行关注的是贷款方的还贷能力和期限,而资本是要共同参与整个过程;从银行贷款就像找情人,没有**性,有困难也不必跟他讲,期限一到能还贷就是了,而“娶老婆”则**不同。
毛区健丽像拉家常一样地讲述她当年是如何与中国的企业家合作的。她兴奋得脸颊泛红,再一次为自己把沃顿商学院厚厚的教科书变成了浅显而有创造性的故事而自豪,同时也没有忘记认同矛盾的根源并不在于谁对谁错,而是文化的差异,以及思维方式、办事方式的不同。
“当时他们把我当老外,说我死心眼一根筋。但慢慢地,我被更多的中国人认可了,他们觉得跟我做生意、做朋友都很轻松、很开心。我告诉中国的合作伙伴,如果我们要进行合作,请认真考虑清楚,然后我们‘结婚’”。她认真地补充道,脸上绽放出迷人的笑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