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贫寒 少年梦想“赚大钱”

2018-04-20来源 : 互联网

曹仁超本名曹志明,原是上海富商之后。1951年曹母带着3岁的曹仁超来到香港投奔曹父,这时候曹家的生意已经是日落西山了。曹仁超9岁时父亲得了半身不遂,在和死神争斗了3年多后,离开了人世,母亲带着曹家兄妹搬到了工厂林立的香港土瓜湾,靠做工养活三个儿女。曹母虽然出身于农村,但对子女教育要求甚严,省吃俭用坚决供三兄妹读完中学。

家境贫寒让曹仁超少年时受尽白眼。十几岁时邻居大婶丢了一颗金子,不分青红皂白就说是曹仁超偷的,还硬要搜他的身。后来大婶找到了金子,也不向曹仁超道歉,还说“你那么穷,偷*是迟早的事。”之后,邻居们不管是丢了零*还是丢了一包方便面,都要臭骂曹仁超这个“偷*佬”。

少年时的贫穷驱使曹仁超对**充满了渴望。1967年高中毕业时同学们谈起各自的志向,曹仁超曾“大言不惭”地说自己的梦想就是要“*大*”,结果引来哄堂大笑,不过,在场的人谁也没想到,40年后曹仁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中学毕业后曹仁超进入了纺织厂当维修实习生,后又转到一家假发厂做工,在这里结识了未来的太太。后来经过同学介绍进入证券公司,从打扫卫生做起,月薪220港元。曹仁超拼命打工挣*,每天收工后,他还跑到证券公司隔壁洋行帮人打英文信,每天*20港元,一年下来存了5000港元。

股市的风云激荡吸引了曹仁超,他靠这5千元起家,专门炒作高风险的股票以“挣快*”。香港那时候买进股票后可以立即卖出,两周后才要求交款,曹仁超往往买进一个小时后卖出就已经**了,*高时同时握有100万股票,但其实手头现金只有1万元。在证券行工作时,他还试着给各大报社投稿,其中《明报晚报》编辑林行止对他颇为欣赏,时常刊登他的文章。

通过“快进快出”,1971年时曹仁超已经*了20万港元,*来得这么快让曹仁超有些“轻飘飘”,不知道什么是风险,这也让曹仁超跌了大跟头。1971年恒生指数从406点下跌至278点,跌幅达31.5%,这个跌幅本来不算太大,但由于曹仁超借*炒股,加上不懂止损,此前*的几十万又都赔了回去,*后只剩下7000港元。

标签: 家境贫寒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