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获得4800万美元风险投资视作千橡上市前的一个信号,但是陈一舟并不觉得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必然联系。“事实上现在的千橡不缺少任何上市条件。如果我是**次创业的话,我会希望能够早点上完市。”陈一舟是为数不多经历过两次互联网泡沫的人。第二次创业,他给了千橡集团和互联网社区一个尽可能远的考虑。
陈一舟有着*立创业的情怀,即使有高薪伺候也不去给别人打工。他说这要感谢自己就读过的斯坦福商学院,那是一个很有创业感染力的地方。当今**众多叱咤风云的大公司,从HP到Sun、Cisco,再到Yahoo、Excite和eBay,都是斯坦福的学生创办的。
“那时候互联网的生意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广告,一个是社区收费。而我喜欢社区这个方向,至今仍坚持了当时的思路。”回忆起当年创业时的情景,陈一舟不禁叹了一口气。
1998年年底,陈一舟牵头搞起“斯坦福中国互联网讨论会”。每隔两三个星期,斯坦福的中国留学生就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聊互联网。在讨论过程中,陈一舟与两位斯坦福校友周云帆和杨宁,逐渐形成了一个创业部落,他们*终选择做互联网虚拟社区。
在上世纪,Sandhill街(沙山路)的投资家们**了风险投资行业,那里几乎集中了世界上所有的风险投资公司。1999年新年刚过,陈一舟便拿着三个人一起做出来的商业计划书,开车在硅谷一家一家地敲门找投资商。不久之后,陈一舟获得了自己**笔200多万美金的投资,并在5月回国开始了自己的**次创业,这就是后来的Chinaren社区。
2000年,陈一舟将Chinaren卖给搜狐张朝阳,他个人获得44万股搜狐股票。当时搜狐每股股票价值仅仅为1美元出头。陈一舟认为搜狐的价值被远远低估,并未匆忙出手。2003年7月,搜狐的股价达到历史*高的39.74美元/股。凭借着Chinaren和44万股搜狐股票,一买一卖间,陈一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