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书皮这门“作业” 留给孩子还是家长

2014-09-02来源 : 互联网

上周五的召集日,我市中小学生领到了新课本。刚过去的这个周六周日,家长们都比平时多了一项任务——为孩子包书皮。包书纸、包书膜和塑料套,文具店里的各种书皮玲琅满目,而*受欢迎的是书膜和塑料套这样的新式书皮,传统的包书纸却受了冷落。

调查

贴膜塑料书皮正流行

马女士和丈夫在昆明街附近开了一家文具店,附近有多所中小学。每年9月初开学时,都会迎来一波“包书皮”的热潮。“上个周五中午时*热闹,因为是学校发新书的日子,一大帮学生刚放学就来买书皮,实在有点顾不过来。”马女士说。

记者看到,文具店里出售的书皮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张白纸样式的是*为传统的;另一种就是现成的塑料书皮套,直接套在书上的;卖的*多的,是一种带有不干胶的透明书皮贴纸,直接撕下来贴在书本的封面上。

马女士介绍,全透明的包书膜类似手机贴膜,近两年卖得*好,而传统的包书纸几乎无人问津。“*近每天来买书皮的不下百人,有些家长不会包我们还可以代包书皮。”她特意给丈夫打电话,让他带个朋友一起来帮忙。

一位带着孩子挑选书皮的母亲,一口气买了20张包书膜和4个塑料套,她笑着说:“用塑料套和包书膜图个省心省力,没几个人自己裁纸包书了。”

老师

不对样式做特别要求

西岗区建设小学林老师告诉记者,包不包书看老师的个人要求,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包书至少对一二年级孩子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孩子年纪小对书还不是很爱护。卷角,破损之类的都是常见的,而且有的孩子中午吃完饭再整理书包,常会把油弄到本子上,我们就要求孩子尽量地把书包好。”

松江路小学书记李静表示,低年级的孩子书也不多,除了语文数学等主要课本外,还有几本练习册,主要要求孩子把常用的几本书包好。“而且家长带着他们包书的时候,也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下爱护书本的教育,也算继承一下传统吧。要包的书也就那么几本,家长也都挺配合的,至于样式和格式我们从来都没有统一的要求。”

家长声音

反对

市民汤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上个周五,学校发了15本新书,要求回来包书皮。汤女士说,孩子还小,连剪刀都不太会用,这包书皮的活儿只能家长代劳。“班主任要求先包白色纸质书皮,再套上塑料套,我周六晚上包了两个多小时才弄好。”

张女士儿子的老师要求的书皮是包书膜。“以前老师要求包塑料套,但是还没到学期末书皮全都坏了,这学期就要求用新式的包书膜,这种书皮贴起来还要求一定技术,孩子包不好,我包了一晚上,觉得像是在干给手机贴膜的活儿。”

市民陈先生则说,“现在各科老师对包书的要求还不一样,这样简直是给我们家长增加负担。”

支持

“还是包一下好,要不然男孩子的书很快就不行了。”市民赵女士也花了不少时间给儿子包书皮,却没觉得是负担。她表示,老师要求包书皮是从保护课本的角度,家长应该积极配合。

市民宋女士把包书皮变成了一次有趣的亲子体验。“我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对包书皮充满好奇,我带着她一起选书皮,回家手把手教她怎么包出好看的书皮,她别提有多开心了。”宋女士说,小时候包书皮的过程给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把挂历纸变成一个立体的书皮很奇妙,这也增加了对书的爱护。她希望女儿从包书这件事上喜欢上读书。记者徐阳

记者发言

用传统仪式 迎接新学期

包书皮有多种选择。以往,一些家长和孩子坚持沿袭老传统,亲自动手用日历纸或牛皮纸包书。这样亲自包书,不仅美化了课本,还美化了童年,给童年留下了一段美好记忆。现在流行新式书皮,往新课本上一套,的确方便不少,可这么草草地一套,不仅少了传统书皮承载的韵味,更让孩子失去了一次自己动手学习和体验的机会。也许包书是件小事,微不足道,但把这种小事利用好了,就可以改变孩子依赖、没自信的毛病,培养孩子的*立自主能力和环保节约意识。素质教育并非触不可及,它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让孩子从亲手包书做起,把包书当作一种学习与体验,从中收获人生感悟。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