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开渔”**天;9月8日,中秋节。这两个看似不甚相关的“大日子”,在一周之内,怦然相遇。来自网络上的说法是:在阳历纪年中,今年是“*早”的一个中秋节,虽然这种说法未必准确,不过,记者查询日历确认,这至少是本世纪以来,“*早”的一个中秋节,换言之,也就是与“开渔”*日隔得*近的一个中秋节。
这种“*近”即是一种相遇,而这种相遇则引起了部分海鲜行情以及消费市场的一次“异常波动”。我们将循着这种波动,以**经济的视角,去持续关注其背后的原因、对产业和消费端的影响,以及一些海产品未来的价格走势。
在当前大连市场上,两只螃蟹似乎正在成为主角——放量涌入的飞蟹走出了一条低价亲民的路线,几乎爬上了每一户寻常百姓家的餐桌;阳澄湖大闸蟹则似乎遭遇了一个*困难的销售季:丢失了大宗出货的礼品市场,今年,实物大闸蟹恐怕又要赶不上中秋节商机了。
一贵一贱,一虚一实,一衰一荣……在大连市场上,这两只螃蟹或许表现**不同,但是,毫无疑问,它们面对的却都是一个变量*多的销售季,也是一个百感交集的中秋节。“*近,随着天气逐渐转凉,飞蟹价格刚刚有所抬头,可是,大连休渔期结束,本地产海蟹将涌入市场,飞蟹的价格很可能会被拽下来;中秋节时,阳澄湖大闸蟹很可能只有‘纸螃蟹’而不见实物,于是,今年‘太湖蟹’等大闸蟹紧急驰援。”业内人士表示,如今,这两只螃蟹正以各自不同的遭遇,展现出一个变换复杂的市场,以及背后所能引发的不同思考。
一只活蹦乱跳、价格亲民的飞蟹,搅动了整个夏季颇显沉闷的水产品市场。“初步估计,今夏,丹东等主产区飞蟹总产量增长了20%左右,由此拉低了大连市场上飞蟹价格,同比低10%以上。”业内人士表示,近日,飞蟹价格刚刚想要抬头,但休渔期结束,本地产海蟹将随即入市,由此拽住这只“作势欲飞”的飞蟹。
1大连日消费飞蟹或超70吨
“目前,大连市场上的飞蟹主要来自丹东东港,山东和南方等地出产的飞蟹偶尔也有来货,不过,数量不大。”大连长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长兴市场”)生鲜部部长李兴威表示。作为海蟹大连批发集散地,粗略统计,长兴市场海蟹的供应量约占大连海蟹供应总量的80%左右。
“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大约有30辆运送海蟹的货车会陆续进入我们市场,绝大多数是来自丹东的飞蟹。按每辆货车平均载货2吨计算,每天我们市场海蟹供货量有50~60吨。”李兴威介绍说。
“我们市场的海蟹主要来自丹东东港,浙江一带的南方飞蟹也有一点。此外,还有来自长海县的‘花盖’和‘赤甲红’。”***水产品市场——大连辽渔**水产品市场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飞蟹丰产,其价格也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0%~20%,大连市场上因此出现了“史上价格*亲民”的飞蟹。
记者了解到,目前,来自丹东等地的飞蟹,在批发市场成筐(每筐50斤)拿时,每斤15元左右,而在零售市场上,售价则为18~20元,部分尾货价格会更低。
“大体估算,目前,大连市场每天能够消化70~80吨飞蟹。”业内人士表示,大连市场上,飞蟹如此大的供应量和消化量明显高于往年同期。
2一个惊人猜测和一个意外的真相
面对价格亲民的飞蟹,有细心消费者发现,如今市场上销售的飞蟹“性别特征”似乎有些模糊,于是不仅产生疑问:现在的飞蟹真的就是我们小时候吃的那种飞蟹吗?
“记得我小时候吃的飞蟹,公蟹肚脐是尖尖的三角形,母蟹则是圆圆的那种,而现在的飞蟹,绝大多数的肚脐既不尖,也不圆,几乎辨不出雌雄,就连摊贩也叫这种飞蟹为‘二胰子蟹’。”从小生活在渔村的大连消费者宋军不无疑惑地说。
或许正因如此,网上曾经对这种飞蟹有一种颇为吓人的猜测:这种飞蟹是人工养殖的,养殖时投放了避孕药,从而出现了这种性别模糊的飞蟹。
那么,这种吓人一跳的说法是否有依据呢?在记者随即展开的深入调查中,这种猜测很快就不攻自破了。“目前,虽然飞蟹也有人工养殖的,但在自然捕捞量如此之大,且价格这么低的情况下,人工养殖飞蟹已遭到较为严重的冲击,尤其在每年8月中旬~11月初,海洋捕捞飞蟹高峰期时,市场上几乎没有养殖飞蟹;所谓‘二胰子’飞蟹,学名应该为‘二母梭子蟹’,是一种飞蟹品种,并非激素导致的。这种母蟹肚脐之所以不是圆圆的,是因为其尚未与雄蟹交配过,所以,虽然肉比较肥满,但却没有蟹黄和蟹籽。”业内人士表示,从某种角度说,这种“二胰子”蟹应该被称为“小姑娘飞蟹”。
此外,有渔业方面**补充表示,近年来,很多海域都在进行“增殖放流”,其中就包含大量梭子蟹(俗称“飞蟹”)蟹苗的投放,因此,*近几年,飞蟹的产量很大,其价格也逐渐亲民。不过,现在捕捞上来的飞蟹多为当年生的,与上世纪80~90年代,捕捞的纯野生飞蟹大多是多年生的“老水儿”飞蟹在品质和口感上不尽相同。
“现在,大连市场上也有这种‘老水儿’飞蟹,只是数量极少,每只都在六七两以上,售价在每斤100元左右。”长兴市场飞蟹批发商王建云表示,这种“老水儿”飞蟹母的有蟹黄和蟹籽,口感也更好。
3休渔结束本地海蟹拖累飞蟹涨价
“现在的飞蟹,并非是*肥的时候,随着天气转凉,飞蟹才能越来越肥满。”王建云介绍,每年中秋节之后,到次年的6月份,在海水冷凉时,才是飞蟹*肥美的季节。不过,随着盛夏过去,近期,飞蟹已开始慢慢变肥,价格也稍稍有所抬头。
不过,价格“作势欲飞”的飞蟹或许将要遭遇新的阻力。“9月1日,大连休渔期结束,随着渔船恢复正常捕捞,本地的飞蟹、花盖蟹、赤甲红等将进入市场,这将进一步放大飞蟹等海蟹供应量,使其价格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上涨。”业内人士表示,当日,节日拉动的短期效应仍然会存在,不过,难以持久。毕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飞蟹捕捞量的旺季。
“开渔确实会影响飞蟹的价格。”长兴市场另一位飞蟹批发商龙云浩表示,开渔之后,市场上各种鲜活的海产品会大量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性加大。尤其是经过3个月休渔期,很多消费者更愿意“尝鲜”,其选择各种鲜活鱼虾的意愿加强,短期内对飞蟹的销售会形成冲击,特定时间内,飞蟹价格甚至会有所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