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世纪之交的那次大学生创业浪潮10年后的今天,大学生又一次被推向创业的潮头浪尖,一个个“创业**”、“创业范本”应运而生。对此,作为“过来人”的李浩显得尤为平静:“如果说我们那时候是‘主动创业’,现在的年轻人创业更多的带有‘被动’的成分,因为大学生就业难,但是创业机遇很多,挑战也更大。”
李浩说:“现在创业,无论从**还是市场环境都很开放,*先政策上支持,另外,只要有好资源***,就会有人投资。而且现在能学到很多创业知识、创业案例,这是机遇,挑战是竞争太激烈,如果想成功,竞争力要很强。”
创业是一个**的话题,每个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都在思索着怎样才能用自己现有的知识换取足够的**,从而实现资本与市场的**对接。李浩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每个领域都有创业机会,无论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说实话,能够成为一个大行业的机会是很少的,但是每个行业又都需要思想上的拓荒者,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对于那些一创业就雄心勃勃立志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的人,李浩认为这是对创业的误解。“创业,培养的是一种实践和创新能力,创业是一种手段,这是基础性的,但不一定就是开公司做很大的业务,也许就是一个很小的项目。”李浩说,真正杰出的创业,培养的是一种创新能力,培养差异化的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