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板*批上市的28家企业中,成立于2003年的爱尔眼科是为数不多的“适龄”公司。6年的时间,从一家只有1500平方米的“诊所式”眼科医院到如今有着19家连锁分院的医疗集团,这些在陈邦看来只能算是“走得比较平稳”,因为当时爱尔眼科曾有机会跑得令人炫目。
“2004年,爱尔眼科还不满一周岁的时候,我们就准备把公司弄到纳斯达克去”,陈邦顿了顿,“大家可能不相信,不过当时我们确实认真跟美国的风投谈了两年,那边很感兴趣,是我们自己在*后关头放弃的。”作罢的原因是,陈邦认为境外的资本不能很好地理解民营医院当时在国内的行业处境。“民营的身份让我们成为**个吃螃蟹者,没有现成的可以照搬照套,还是自己来吧。”
不过那一次资本**化的夭折,却使得爱尔眼科吸引了世界银行旗下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私营企业发展的**经融公司(IFC)的青睐。2006年,陈邦拿到一张800万美元的支票,爱尔眼科是当时国内**一家获得IFC长期低息贷款的企业。“*虽然不多,而且只是借贷并不是入股,但是这一步是我们上市的关键”。因为从那以后,爱尔眼科从集团财务的审计核算到医院接待大厅中的直饮水和消防栓,IFC都要求按**标准执行,“所以我们这次上市显得轻松简单。”
轻松上市也反映在挂牌当天的股价上。爱尔眼科发行价定为28元,*日开盘价48.86元,盘中一度摸高至72元,当天以51.90元收盘,之后有涨有跌,波动不大。
“我对上市以来股价的表现还算满意,我认为50多块*对爱尔眼科来说是合理的。”不过一些券商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爱尔眼科的合理价格区间在30元到40元,陈邦对此有点激动,“真正来跟我们接触过的或者实地了解过我们医院的券商肯定不会给出这么低的价格,说实话,写这些报告的很多研究员根本就不懂我们这个行业。”当谈到公司股价今后的走势时,陈邦绕了一个弯,“由于很多基金都没有下手,现在基本上都是**和散户在炒,所以整个创业板的股价走势都需要一年之后才能看得出。当然对于长线投资者,我可以在这里说,爱尔眼科不会让他们亏*。”
陈邦认为,政策的逐步放开可能将是爱尔眼科今后*大也是*长期的利好。
而回过头来说到呈几何数字增长的个人**时,陈邦则不愿多谈,“我现在也不是天天去关心股价,当创业板*富了也是别人告诉我的,我自己不会去算,而且那都是账上**,一个午觉之后有可能多了几个亿,也可能少了几个亿。”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