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到2010年,红袖添香由*初4位网友的文学后花园,逐步发展到每日有20万*立访问用户,再到今天的512万注册用户的创作平台,孙鹏并不认为造就这一切的是商业和资本的**力量。
“做文学网站,*初只是缘于梦想,**目标也不是为了**。”孙鹏说。“如果只是为了资金,11年里红袖添香有太多的机会,从几十万到几**,甚至上千万都有人愿意收购。但是,我不想。”
从1999年7月到2005年,虽然没有任何资金援助,但在网站*初的80多位志愿编辑的无偿服务下,红袖添香支撑了近5年。用户也由数千人,发展到每日*立访问用户超过20万。2005年后,红袖添香陆续获得数十万到数万百级别的投资,尝试过与出版社、杂志社合作,也做过企业互联网广告投放等业务,但都没有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而网站却无可回避地面临一个生存的经济基础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经历过一夜间撤资的白头,面对版权输出无门的困境……在红袖添香如今被网友们广泛提及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网站背后的一群人对文学梦想的坚守。
“随着越来越多的网友把自己的文章发表到红袖,我感觉到把红袖做好,做下去是一种责任。”尽管当时经济遇到困难,孙鹏还是没有选择把红袖添香卖掉。而同期发展起来的榕树下却几经易主,创始人、中间的投资方早已*得盆满钵满。显然,在对梦想的坚守中,孙鹏有着和所有创业者同样的信念:渴望自己能成为**者和革新者,而不是屈服于已有的游戏规则去谋求自己的利益。
在孙鹏的眼里,文学网站有它更大的存在意义——它是一个盛满“梦想”的容器。对红袖添香网站来说,众多网友接触网络之前,并不写作,但自从接触文学网站后,网站给了他们用文字抒发“梦想”的欲望。
“梦想”是一个神圣的词汇。孙鹏所理解的“梦想”不是一个名词,而更像一个动词,包含了坚持、成长、改变、创新等诸多动能。
2007年,基于B2B、B2C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支付渠道的完善,微支付模式的广受关注,红袖添香进一步完善了长篇投稿系统,迅速加入了从文学网站上诞生的VIP收费阅读业务,并逐渐开始盈利。2008年红袖添香接受盛大递过来的橄榄枝,资金充裕后,网站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收入规模每年以300%的速度增长,流量规模的增速也保持1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