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片产业蓝海,仅凭自己一个人**不可能。“要做的东西太新鲜,风险太大,**玩票性质,除了我这个‘疯子’以外,我还需要伙伴,需要志同道合的人。”
站在骨类调味品市场门外,于连富看到了这片蓝海的波澜壮阔,脚却迈不进去,心里干着急。如果这时候退缩,损失的只是时间;如果坚持,便*享这片蓝海。
选择并不难。一次和朋友聚会,于连富偶然得知日本已经有骨类调味品在市场上销售,并且很受欢迎。他马上去日本买回了产品,并带给以前接触的**同行,苦口婆心地向他们一一分析做其可行性以及未来的市场空间。跑遍了大江南北,两位来自沈阳工业大学的教授终于同意加入了研发阵营。
“日本骨类调味品的现在,就是国内调味品市场的明天。”凭着这份信念,于连富拿出先前开办禽畜品加工厂时存下的几**元资金,准备大刀阔斧干一场。
“当时所有同行都说**不成。他们的逻辑是,用骨头来做调味品在国内闻所未闻,做不做得出来?市场会不会接受?这些都还是未知数,现在便倾力投入无疑是一场豪赌,很可能输到倾家荡产。”于连富说:“他们都笑我是疯子。”
研发工作刚开始,于连富便被一大堆问题弄得焦头烂额。生产骨类调味品需要运用什么设备?哪些技术?工艺流程要如何把握?尽管日本已经有骨类调味品,但产品基本是针对日式拉面生产的高汤类调品,而他想做的骨类调味品是要对骨头进行全面利用,产品也应该多样化。
于连富一边花重金聘请了当时国内做化学化合类香精的**,一边引进相关技术,希望把这些技术进行变异、延伸、**,再将其嫁接到骨头上运用,研发出骨类调味品。
事实上,有不少人建议他直接做化学化合类香精。这个市场明朗,风险可控,**轻而易举。“犯不着和*过不去!”于连富不是没有动摇,作为商人,他喜欢**带来的**。可是,**只是一时,他更追求一种阵痛之后的舒畅,只有开启产业蓝海,才能带给他这种感觉。
做一件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非常难。研发新产品就像是个*窟窿,深不见底,钞票不断被砸进去,却迟迟看不到有回报的那一天。
同时,亲朋好友的反对也让他左右为难。“父亲还曾为此要和我断绝关系。他说把家里的积蓄全部赔进去,这是在败家。”
那段时间,于连富时时刻刻都在挣扎,到底要不要继续坚持?如果现在放弃,至少*还没有用完,重新做畜禽品加工也能东山再起。他明白,做创新只会有两种结果,第一种“创”得头破血流、血本无归,做烈士,概率大于80%;第二种是造就一个新的产品,引领一个新时代,这个概率小于20%。
挣扎归挣扎,于连富仍然没有停止摸索。当研发团队研制出了一整套对畜禽骨综合利用的技术时,于连富面前又横亘上一道坎——*花得差不多了,要进行规模化生产,就需要更多的资金,他拿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