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祥泰杂货店盈利70余年:讲信誉的生意才长久

2018-05-30来源 : 互联网

曹云阶(1884年-1962年)成年的时候,曹家已经成了小康之家,曹南山因为自己读书很少,想让后代多读点书。曹云阶读书读到20岁,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主要在私塾学习四书五经之类书籍。“他的头脑里充满了封建思想,总想着如何光大门楣。”曹美成在文中这样评价父亲从商的初衷。

曹云阶在长期的经商中体会到两点:一是要搞好经营管理,必须依靠职工,*先要搞好与职工的关系,而搞好职工的关系,必须把职工与店里的利益结合起来,具体他想到了一些办法。

*先是家店分开。在旧中国,商店多属于大家庭所有,而大家庭里的人都认为店子是自己的,可以随便拿*花销,这房拿了,那房又拿,*后把店子的*拿空了。

职工见店子空了,工作就没有了积极性。曹云阶要求曹家任何人拿*必须通过账面,店里的开支与家庭的开支严格分开,年**算时,二八分红,即曹家得80%,职工得20%,相当于职工是有股份的,曹家拿用的*是在80%内,这样职工的红利就有**,伙计们自然愿意把业务搞好。其次,为了留住职工,曹云阶尽力**店员的生活安定。

对此他有三句话常挂嘴边,即“惜人有人用,惜衣有衣穿”、“衣服是新的好,人是旧的好”、“身安则心安”。曹祥泰的职工多半是农民出身,家庭多半在农村,每年回家数次,共放假45天,但多半是超过假期的,店里从未追究。足以见杂货店对员工的充分体恤。

店员的工资也比别家略高,伙食也稍好,虽然劳动强度较大,职工却很少有怨言。

只要店员不嫖不赌不盗窃,基本是**制,前一辈老了,后辈的子侄可以来接替,甚至有的老人还在店里,子侄就到店里来当学徒的。本人工作有**,下一代也可以有出路,因此店员可以勤奋安心工作,曹祥泰的业务也得到维持和发展。

令人动容的是,在抗战胜利后,曹祥泰复业资金不足,店员自动要求减低工资,降低伙食,使得曹家的业务得以为继。

标签: 曹祥泰杂货店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