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说的秘密是成为ebay的大卖家。熟悉电子商务历史的人都知道,2005、2006年,刚上线的淘宝和易趣在国内市场打的*热,竞争所带来的机会和便利的开网店条件,让所有的卖家都将精力聚焦在国内市场。而就在此时,一群拥有**视野、外语好、经验丰富的香港人,则借助EBAY这个**C2C(个人对个人)平台,依托珠三角的制造资源和香港的物流体系,开始做外贸B2C。
那时只需借助香港小包(一种以重量计价的**快递,比中国邮政或者UPS、DHL更为便宜,大陆邮政100g运往海外的包裹,需26元,而香港邮政只要8.5元。),他们就可以把华强北的机、MP3、电脑硬盘等电子产品,卖给**各地的消费者,通常一只进货价10元耳机,经过他们这样一倒腾,只需2-3元的运费就摇身一变成10美金,淘宝上的价格则只有20人民币,相较于淘宝5-8倍的利润。李培亮在对淘宝和ebay、内需和外贸两大市场进行比对之后,深知两者之间的利润差距,这才决定杀入深圳。
但是让李培亮没有想到的是,缺少社会经验的他,一开始就卡了壳。。
当时根据ebay成为卖家的条件,*先必须要有一张能进行**交易的***,这样才能在ebay上注册,借助第三方支付贝宝(paypal,ebay旗下电子支付工具,类似支付宝)进行交易,而此时李培亮还不足18岁,按照银行的规定他还不到申请的年龄,加之在深圳他又举目无亲,他的处境可想而知。
“我是一个人到深圳,很多人都不认识,*多就是认识一些供应商,而后者大部分没有***,即便找他们因为不熟知,也根本不理你。”他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都无计可施,只能熬。
这无疑是他整个创业过程中*艰难时光,对于那段时间他记忆*深刻的是,他跑遍了华强北所有的柜台,为了能让自己的淘宝店拿到更便宜的货,积累更多做EBAY的资金以及供应商资源,而他也因此吃了很多回的“闭门羹”,“还有就是一连吃了几个月的泡面,吃到吐,”李培亮说。
这种煎熬后来证明是值得的。在2008年底,在其满18岁之时,李培亮终于看到了曙光,他不仅有了自己的ebay账号,也从此一脚踏入外贸电子商务之门。但是他低估了做一件事的难度,就在他已经开始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之时,没想到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