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再次创业,李一男选择的电动自行车也让很多互联网人看不明白。人们没有办法想象,这个并不**的出行工具该如何与这位老互联网人发生化学反应。
2015年3月2日,距离李一男上一次更新微博已经过去三年,他出乎意料地说了这样一段话,“5公里之内的汽车出行占到城市汽车出行接近60%的比例。更环保、经济、自由的交通出行方式应该得到更多的倡导。****的自行车、电动两轮车的出行理应得到更多的提倡和道路权力的尊重。”
很多人猜测他是否将再次出山,然而更多的人却认为他是在回应或者是为柴静的视频《穹顶之下》做铺垫。对此,李一男向新浪科技表示,从去年开始,我就在想做一款不一样的电动踏板车/电动自行车。
这样的回答正如他前几次的职业选择,令人惊讶,却又符合他一贯以来特立*行的风格。李一男称,电动车出现于1894年,但**以来公众视线的焦点、科技发展的重心均放在汽车的身上,忽视了对电动自行车的发展。
而正如李一男在微博上所言,“雾霾”的愈演愈烈已开始让更多地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限行、限号等政策的**,也让人们开始关注汽车尾气的危害以及绿色出行的重要性,而电池技术的发展**又让电动摩托车的技术进一步的优化,同时也让这种出行工具有了更广阔的市场。此外,熟悉电动车的硬件供应链又恰是李一男的一大长处。
根据李一男做的测算,在中国过去十年,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二三线城市严格的禁摩令,极大地推动了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在中国两亿台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者中,有70%来自于公交车、20%摩托车、以及10%汽车。李一男称,如果没有电动自行车的出现,这部分人每年出行的碳排放量接近5000万吨。
不过,李一男也坦言,尽管从环保以及和摩托车、自行车等出行工具的性价比上,电动自行车在出行上具有很多的优势,但长期以来,消费者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系数也持有一些误解。事实上,根据过去十年的交通报告,电动自行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数量几乎与普通自行车持平。
此外,电动自行车的外形设计也一度饱受年轻人的诟病,至今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电动自行车都与时尚、科技以及年轻人这三个词汇天然绝缘。而李一男却称,“我的主要受众就是年轻人,18-30岁”。
李一男用略带点湖南口音的普通话说道,“既然我们来做,用户体验和外形肯定会不一样的噻”。从李一男的表情和眼神中,会让人忍不住猜测,或许未来人们对电动自行车的认识真的将发生一个*大的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