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时候,Sleepace 把目标人群锁定在了婴儿群体,他们原以为这是个对睡眠状况监测会存在刚需的人群:对他们的父母来说,即使不在自家孩子身边的时候,也能随时随地了解婴儿的睡眠情况。
但等到2012年产品真正推出市场的时候,黄锦锋才发现,这种想法其实并不适合中国的市场,因为在国内的许多家庭中,婴儿身边几乎是24小时都有人照看,除了年轻父母、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这也就意味着,在这种基本不会离开婴儿的情况下,也并不需要额外添置一款用来监测睡眠的设备。
**款产品的受挫给了黄锦锋团队很大压力,在当时,主要的三个合伙人都是毕业后就开始创业,而在****投资进入的情况下,所需资金也都是来自自有资金的投入,但在学术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产品化、取得市场的认可,三个人又开始了第二款产品的研发。
这次他们把目标受众定在了老年人市场,这也是普遍认为*有医疗健康方面需求的一个群体。和上一次尝试不一样的是,黄锦锋这次把商业模式调整为了向 B 端销售——针对养老院、监护中心这些有大量老人需要照看的机构。
拿普通的养老院来说,其实很难做到一对一的人工看护,尤其到了晚上,更要面临人手紧张的问题。而 Sleepace 就向这些结构销售带有睡眠监测功能的毯子——可以每张床铺一个,再用一个外带的显示器,就像小区里的监控室一样,一眼就能看到每位老人睡觉时的情况:是否正常、有无离床情况。
在这种使用场景下,Sleepace 的技术积累就具备了相当大的优势。黄锦锋和合伙人参考了医院所使用的多导睡眠仪的工作原理:通过对脑电波、心率、呼吸等数据的监测和处理,来判断一个人的睡眠情况。
基于这样的理论,Sleepace 在自己的产品中也加入了对心率、呼吸、翻身次数等指标的检测,再以此得出综合的睡眠结果。这样的产品在商用市场有一定的需求,但为了更**,所需要的检测面积会更大,这就意味着产品的生产成本更高,很难面向 C端销售。
几番纠结后,Sleepace*终把目光放在了更年轻一点的人群上——这个原本被看作对睡眠状况监测并不刚需的人群。而在当时,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硬件的兴起,再加上现代人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这个人群反而成了对这类产品接受度更高的人群。事实上,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之前曾发不过的报告,中国成年人有睡眠障碍的占比达到38.2%,而其中多半都分布在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