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涛:做到后来醍醐开始**了,接下来就是扩大规模这个问题了,这时候我们开始出来找**。跟不是技术出身的投资人聊,他们会把我们跟QQ、SKYPE比,意识不到我们的技术价值。他们更多的是分析这个模式,而又搞不清楚这个模式,找不到可借鉴的,所以就一直没成。和互联网人去聊这个项目,他们会对这个业务害怕,他们不知道这个业务到底有多大,因为你找不到一个现成可参考的例子。
而创新工场的李开复和汪华跟他们不一样,开复和汪华原来也在大型的技术公司做过,他们看一个项目,可以剥开业务表面,看到这家公司底层的一些东西。比如看到我们用的Flash,开复马上意识到,其实音频、视频的结合可能会出来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汪华明确跟我说,你做英语教学,可能过了十年八年,在中国也还有市场,但是它不是投资机构特别喜欢的产品,你们这个项目的底层架构其实有可能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更大的事。
我说我们也有想法,我们这个技术其实很容易能够免费化出来,作为大家都会使用的一个东西,解决更多的教学问题。然后我们用了十天时间,把现在多贝的原形给搭了出来。开复看到很开心,说“有意思”。
十天的时间整个网站的逻辑全变了,**是醍醐那个样子,是一个**的网站,有**的域名,每个人都会有创新教室。这个原形验证了我们说我们能做的和他们认为我们能做的东西,所以这是创新工场敢投资我们的原因。我觉得创新工场不仅能看到看你现在的业务,他还能通过你的现有业务看到你未来的各种可能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