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藕价高3倍闯市场下岗工翻身成富翁

2018-08-24来源 : 互联网

早上5点,蔡甸区永利村的刘吉本已经起床梳洗完毕,开始打电话。电话那头是广州、郑州、北京等地的采购商,他们电话的内容,则是咨询当天莲藕价格,刘吉本说,这是他每天起床后的**件事,也是*重要的功课。贩藕让他“腰缠万贯”,但入行比较偶然。

“2002年年底,我回蔡甸过年,发现家乡的莲藕品质很好,但农户却很愁销,”仔细考察后他发现,当时蔡甸藕的经销大部分靠**,反之,农户自主的营销渠道太少了。这让从供销社下岗一直在外跟朋友做汽车配件生意的他有些兴奋。

春节后,他放弃外出“闯江湖”,拉了6个同伴,凑齐8万块*,圈了一块宅基地,“合资”成立了蔡甸区永利村莲藕专业批发市场。

“这是蔡甸区*早的莲藕专业批发市场之一。”刘吉本说,但万事开头难,市场开业正逢**,以及大雨天气,本地市场莲藕消费力锐减,“一亩地能产4、5千斤莲藕,能卖出1千斤就很不错了。”

本地没市场,刘吉本托朋友在西安、郑州、北京等北方城市打探,发现其实早在1997年,蔡甸莲藕在北方就已十分出名,但因交通,莲藕损耗太大,商贩们才放弃。但当时交通状况有所好转,运到郑州只需半天,所以他们打算推销出省。在定价上,刘吉本耍了个巧。

“当时藕价一斤5毛*,但我决定每斤定到1块5,”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来能突出莲藕的品质,二来也是一种尝试。但没想到,这种策略的效果意外地好,批发市场就卖了900吨左右的货,年销售额2000-3000万,利润达80万元。

莲藕价格翻3倍,还让刘吉本“出了名”,很多媒体都前来采访,借着这股“宣传”的势头,刘吉本的莲藕开始远销全国,第二年,销量就翻番,许多外地商贩还主动到蔡甸找他要货。

除了批发市场负责人身份,刘吉本还是永新莲藕专业合作社的牵头人。“现在,合作社已经有500多家农户,”刘吉本介绍,每家农户交2000块*就可入社,上不封顶,农户缴纳的资金则作为合作社的发展基金,用于统一寻找销售渠道和合作社的正常运转。

“如果商贩们价格压得太低,”刘吉本说,我们会让农户不接受订单,转而再以手中有大量货源的卖点,按**农户利益的价格,出售莲藕,这样就掌握了定价权。

这种抱团共赢方式,让刘吉本有足够资本议价,从其手上销售的莲藕价格从未低于1块4一斤,“农户要想一年藕,一栋楼不在话下。”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