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已经成为当地“废纸大王”的汪玉林开始遇到事业瓶颈:由于国内废纸资源紧张,富阳很多造纸企业开始选择从欧美进口废纸。这时候,很多人换行当了。而汪玉林不肯放弃,敏锐的商业嗅觉促使他反过来想:如果国外再生资源丰富,为什么不到国外去收购呢?
怀揣着2000元美金,汪玉林只身赴欧洲考察。在欧洲大陆辗转游历了两个月,当地完备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和丰富的资源令他感慨不已。
这一番游历让汪玉林真正下定决心,从事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利用。一年后,汪玉林在比利时成立了东方再生资源公司。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直至今日成就了富兴集团。
这半年,国内开始推行垃圾分类。而汪玉林在德国、比利时等地考察,发现在国外废物回收已经深入人心——市民买东西,先看是不是回收材料的;大企业采购,先看有没有绿色标志。如果有**国内也像德国的回收系统那么完善(市民买瓶1.25升饮料时就交付0.5欧元的押金,喝完整箱把旧瓶子送回超市),那富兴的竞争力何在?汪玉林笑了,这是利于环保的好事,当务之急是从源头抓分类。“我收不了瓶子,但是我可以卖机器啊。理论上任何东西都可以回收,我们研究的不只是瓶子,而是从垃圾矿山里提炼宝贝。”
真的不怕。汪玉林笑眯眯的背后,是他冷静的判断,而支撑这种判断的很多时候是一种反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