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收购个人手中闲置的各大银行借记卡,普通卡、口令卡、U盾卡……现金付账,绝不拖欠”、 “本人长期出售各大银行**借记卡、口令卡、电子证书、U盾,随意转账绝无限制”……很多人恐怕都收到过这类买卖银行卡的短信或者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帖子。原本作为个人信用标志的银行卡和身份证竟被当作商品在网上倒卖。
记者昨日获悉,为严厉打击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违法行为,根据国家多部委联合下发的相关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与大连市通信管理局、公安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大连***、大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开展大连市联合整*银行卡网上违法买卖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会持续到今年7月。
被明码标价的银行卡
银行卡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工具,近年来普及率越来越高。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大连地区累计发放银行卡4216.9万张,按常驻人口计算,人均持卡数量6.3张,高于去年底全国人均持卡3.64张的水平。是什么原因让支付便捷、本来很私密银行卡成了一种“发财”工具呢?
事实上,中介收闲置银行卡已经不是新鲜事,早在几年前就出现了。一位曾经关注过这件事的市民告诉记者,银行卡收购价格这几年还有上涨的趋势,“早几年前一张卡一般30元起价,后来基本开价80元;如果开通了网银功能、有U盾的银行卡更可以卖到200元,如果能配上身份证原件还能加价。”
而在这样明码标价的背后,这些银行卡当然是有它的“用途”。这里*危险的用途莫过于诈骗。此前外地曾发生过一位老人**之内接到3个诈骗电话,上当后将近10万元打入对方指定的银行卡内。事后警方发现这些卡竟然是犯罪分子找人四处收购来的,专门用于诈骗和提款。
还有很多人,收购别人的银行卡是为了达到“匿名”接受汇款、转账、消费、送礼的目的,以逃避可能的检查。有知情人士透露,有些私人企业先买进大量银行卡,然后通过银行的工资发放系统给这些银行卡发工资,也可以是劳务费之类,*后迅速取出,从而在账目上虚构了大量的成本,实现了逃税的目的。这些银行卡还有个用途是网店刷信用,在淘宝网等网络购物平台上,新开的店铺需要短时间里建立起良好信誉,*简单的办法就是“刷信用”,信用炒家需要大量以不同身份证开立的银行卡购买店铺的产品,来逃避网站监控。由于为对接洗*、诈骗等特殊需求,网络上已形成一个银行卡买卖的灰色产业链。
…提醒…
闲卡不用就去销户
千万不能因为蝇头小利而**自己的闲置银行卡,如果有卡用不着,可以去银行销户。
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也提醒广大持卡人,买卖银行卡是违反法规行为。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买卖银行卡违反了《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等银行卡业务制度。而且买卖银行卡行为过程中可能会伴随非法持有大量银行卡、买卖居民身份证等违法行为,**妨害***管理罪和买卖居民身份证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持卡人在使用银行卡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保护好登录账号和密码等个人信息,对于废弃不用的银行卡,应及时办理销户业务,并将卡片磁条毁损,不随意丢弃。二是不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卡、身份证和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并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