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熊建明毕业于江西工学院(南昌大学前身)工民建专业,分配到江西机械设计院工作,“官”至副处级。上世纪80年代末,成立将近10年的深圳经济特区赴南昌招贤,31岁的熊建明被**,随后南下深圳,而立之年展开新的人生旅途。在深圳的3年,熊建明任职蛇口管理局主任工程师,负责蛇口建设管理。
1991年,熊建明在蛇口龙电公司担任常务副总经理职务,但痛感创新意识与企业风格格格不入,于是辞职下海,拿着自筹的3万元创办了深圳蛇口方大新材料有限公司,主攻建筑新材料。
工科出身的熊建明是典型的知识创业。他手上有6项****,在彩板幕墙和新型彩板门窗产品的制造技术及生产工艺上拥有技术优势。然而,单单依靠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不能****的。在蛇口后海村的草创年代,熊建明每天都感到生存的艰难:手上没*、公司缺人、管理缺经验。
没有订单的日子,不管风吹日晒,都要与员工一起四处推销自己,每次都要说得口干舌燥,客户也未必放心。这样的苦日子熬了两年,直到一家外资企业办公楼项目交给他做。这**口饭被熊建明仔仔细细咀嚼了一番,把大楼幕墙铺得板板整整。***鉴定顺利过关后,方大跌跌撞撞的日子才算到了头。
上世纪90年代初,内地对彩板幕墙还很陌生。熊建明出于对市场前景的信心,决定集中公司全部力量研发新产品。很快,他的市场洞察力得到印证,彩板幕墙问世不久即获得市场**,并被***、科技部等认定作为国家小康工程计划**。1994年,熊建明已经将方大带进国内行业**地位,资产总额、销售额年增100%。昔日的小**成了业内“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