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尼什*初的目标是对基因技术进行商业开发,研发几种能*病的药物。1960 年代,ICN 推出*疗帕金森病症的药物左旋多巴,这为公司赢得了**桶金,也让帕尼什成为了华尔街的宠儿。此后,IBM 和柯达公司纷纷投资ICN 的生物研究项目。
1968 年,ICN **了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这对帕尼什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当时我们只想**一种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没想到它能阻碍那么多流行病菌的繁殖。”此后数年,这种药物被广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肝炎、小儿腮腺炎等,销售收入高达70 亿美元。
1987 年,当艾滋病毒在**掀起恐慌时,帕尼什抛出重磅消息,“利巴韦林可以抑制艾滋病毒”,华尔街一片欢呼。但帕尼什却遭到了美国*** 的警告,该组织调查后认为,利巴韦林根本没有这种功效,在它的批文中该药物只对呼吸系统的感染有作用,并对帕尼什开出了*额罚单。
帕尼什却决定跟*** 对着干,他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有用就是有用,*** 和那些**都没有决定权。”
与**部门对立的结果就是遭遇数年的调查和制裁,此后几年,帕尼什每天都要面对卫生管理部门和***的问询。但投资人对此不买账,他们选择用脚投票。仅在1990 年,ICN 就遭遇7100 万美元的撤资,销售收入减少8200 万美元。
*后,迫于各方压力,帕尼什支付了60 万美元的罚款,在药品宣传单上删去了*疗艾滋病的字眼,但他仍坚持认为利巴韦林有这种作用。
1998 年,当帕尼什在试验中发现利巴韦林有*疗丙肝病毒的功效时,他向*** 申请更改药品说明书,再次遭到拒绝。这一次,帕尼什学乖了,他捎上了罗氏制药和先灵葆雅,由这些大公司出面申请:配合使用罗氏的药物,利巴韦林对丙肝有抑制作用。*终涉险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