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如此简单的信息将不会像当前那些活动一样,为与会者带来那么大的名声和那么高的酬劳。毕竟,在研讨会上发言似乎比工作轻松一些。
例如,上周我收到邀请函,邀请我参加第五届“世界企业家精神**”(World Entrepreneurship Forum,好响亮的名字)。该**将于下月在法国里昂举办,为期四天。显然,与会者将“听到****企业家的观点”。我查看了一下这个听起来极棒的**的演讲人名单,发现几乎全都是政界人士和学者——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全都算不上**人物。
问题在于,让这样的“**”谈论初创企业,有点像让处女教授性教育课:他们没有任何实际经验。而就本质而言,创业无关乎理论或指南书,甚至是像本文这样的直言不讳的文章。创业需要人们下到市场的海洋里,向支持者、合作者、新员工、供应商以及客户(这是*重要的)推销自己的想法。创业需要你拿出自己的积蓄、为梦想孤注一掷,并为实现梦想牺牲个人生活。如果创业失败,要重整旗鼓再次来过。除此之外的一切几乎都是空谈。
当然,我宁愿学者们讨论、赞颂和支持企业家,也不愿他们将全部时间用来抱怨公共部门削减支出。但我担心,他们并非可以激发人们放手一搏的靠谱人士,他们将问题过度复杂化,而且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习惯于牵扯上**。眼下企业家精神是潮流的焦点,直到它被下一股文化概念的浪潮所取代。
此外,在这些新的评论员当中,许多人对企业家赖以生存的原始资本主义感到不安。因此,这些人添加了**上正确的东西,比如在里昂**中提出的“社会公正”,或者当**动机和自由市场让他们无法忍受时,这些人就会坚持要求将社会企业纳入议程。
我们或许不需要**更多善意的倡议、或成立更多非**组织,来帮助人们创业。毫无疑问,我们可以将**当前的政策更好地传达下去,减少监管和减税的**也必须履行。但除此之外,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家要比其他所有人都更努力、更机灵,不畏艰难险阻,一步一个脚印,去创新和**价值。企业成功*重要的秘诀,不在于能否获得伟大的建议或者公共部门的同情,而在于企业创始人的勤奋和使命感。自助者天助,这是*好的秘诀。
正如打工族不明白自谋职业和创业带来的孤独感和独立性一样,公务员和教育工作者也应该靠边站,因为他们没有直接经验。所有可能成为企业家的人能够从一场以初创企业为主题的活动中得到的*佳收获,或许是榜样的力量——从一位*初失败但继续努力、*终取得成功的企业创始人那里获得充分的激励。抑或,刚刚起步的企业创始人可能在这种活动上遇到思路相似的合作者,组成团队一起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