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俱乐部:十亿美元创业公司的启示!

2018-06-13来源 : 互联网

为什么***对“数亿美元投资退出(billiondollarexits)”这么关心呢?从历史情况来看,**风投基金的收益主要来自它们持有的少数几家公司。除此之外,传统风投基金都已经发展得比较大了,需要有更大的“投资退出(exits)”获取可以接受的回报。比如,只是收回一家规模4亿美元风投基金的初始资本,可能意味着需要持有两家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各20%的股份,或者是在一家估值20亿美元的公司被收购或上市的时候占有其20%的股份。

我们就要问了:一家创业公司的估值达到十亿的可能性有多大?有没有什么是我们可以从过去十年的成功案例中学到的,比如Facebook、LinkedIn和Workday这些公司?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CowboyVentures团队建立了一个数据库,搜集了美国市场的一些科技公司,这些公司都创办于2003年,并且*近都在**和公开市场达到了10亿美元的估值。我们称之为“学习计划”,这个项目仍在进行中。

在阅读下面的内容之前,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我们的数据基于***息源,比如CrunchBase、LinkedIn还有Wikipedia;二、得出的结论来自一时的印象,**是有片面性的。

这里就是我们发现总结的几点

一、我们发现39家公司符合我们称之为“*角兽俱乐部(UnicornClub)”的标准(即:美国软件公司,2003年创办,在**和公开市场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这部分公司占风投**的消费类和企业软件新创公司总数的0.07%。

二、过去十年,平均每年出现四家“*角兽”公司,Facebook则是一只“超级*角兽(super-unicorn)”(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近的几十年当中,每十年有一到三家超级*角兽公司出现。

三、消费者市场领域的“*角兽”公司发展得更丰富,总体来看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即便是不将Facebook计算在内也是如此。

四、但是企业市场的“*角兽”公司平均来看市值更高,募集的私人资本更少,在**投资上带来的回报更高。

五、这些公司一般会均匀地分布在这四种主要的商业模式类别当中:消费类电子商务交易、消费者受众,软件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和企业软件。

六、平均需要七年以上的时间才会有“套现机会(liquidityevent)”,这不包括我们榜单上排名第三仍旧是私有状态的这家公司。在成功退出之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七、经验欠缺,年龄二十多岁的创业者们是“*角兽俱乐部”的局外人。那些创始人受过良好教育,年龄三十多岁,并且创业伙伴互相之间有很长合作历史的公司,往往获得*大的成功。

八、曾发生“大的转型(bigpivot)”,与*初产品模式截然不同的创业公司,加入“*角兽俱乐部”的机会很小。

标签: “独角兽”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