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辽宁没什么好吃的,沈阳也不咋样,跟源远流长,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些古城小吃,简直没法比。作为一个地道的东北人,一个血性的“沈阳银”俺要告诉你,来东北除了玩雪,除了看二人转,咱也有拿得出手的小吃,馋掉你大牙。
先说说现在的沈阳**名吃,分别是老边饺子、马家烧麦、李连贵熏肉大饼、原味斋烤鸭、杨家吊炉饼、宝发园四绝菜、协顺园回头馆、老山记海城馅饼、那家老院子、宋家馄饨馆。(南方人千万别眼馋)
一、老边饺子
老边饺子是驰名中外的沈阳市汉族传统名小吃,它历史悠久,从创制到现在,已有180多年历史。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我国**的艺术**侯宝林先生亲临品尝老边饺子,吃得兴致勃勃,称赞不已,席间余兴未尽,挥毫写了八个大字:“边家饺子,****。”
二、马家烧麦
马家烧麦,是沈阳市特殊风味的**小吃,由马春创制于1796年。用开水烫面,大米粉作扑粉。选用腰窝、紫盖、三叉三个部分的牛肉剁碎作馅,加调料用清水浸煨,拢皮捏馅时留大缨。有皮亮、筋道、馅松、醇香等特点。柔软筋道,馅心松散,醇香味好。其外形犹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
三、李连贵熏肉大饼
李连贵熏肉色泽棕红、皮肉剔透、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熏香沁脾,日食夜嗝;)
大饼皮面金黄、圆如满月、层层分离、外酥里软、滋味浓香。其食用时辅以买内酱、葱丝、再喝上一碗小米绿豆大枣粥更增食趣。
四、原味斋烤鸭店
原味斋烤鸭店店里的烤鸭、鸭掌闷黄豆等等,很受客人喜欢,其中烤鸭是精选个大皮厚的三千克的鸭子,配上甜面酱、白糖、味精、香油、蜂蜜等调料,放进去烤,等鸭子成熟后将烤鸭皮片下来,放在盘子跟白糖上桌蘸食,而鸭肉则是切条,跟空心烧饼、葱丝、瓜条、面酱上桌,再把鸭腿皮肉片下来,带葱丝、瓜条、甜酱、薄饼上桌,卷起来吃,很美味。而鸭掌闷黄豆则是精选新鲜的鸭掌配上泡了一夜的黄豆,撒上调料,放入锅中闷,出锅后,香气扑鼻,再尝上一口,鸭掌非常酥烂,黄豆软绵,非常入味。餐厅装修非常有特色,桌椅摆放十分整齐,给人一种舒适大方的感觉。
五、杨家吊炉饼
杨家吊炉饼是一种辽宁沈阳市的汉族小吃。1913年由河北人杨玉田到吉林洮南创制,当时立号为杨饼。杨家大饼店于1950年来到沈阳。杨家吊炉饼,选料精良,制作精细,品式*特,****,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香酥可口,制作工艺*特。用筷子挑起烙好的吊炉饼饼心,提起成条,落盘成饼。食时再佐以用肉末、海米、鸡蛋、元蘑打卤的鸡蛋糕,别有滋味。
六、宝发园四绝菜
早在光绪年间,河北人国喜玉“闯关东”来到奉天谋生。宣统二年(1910年),在小东门开了家宝发园饭馆,取聚宝发财之意。可是开业多天,也没有多少食客,国喜玉非常着急。小东门一带饭馆如林,要想站稳脚跟,非得搞出“绝活儿”不可。于是,国喜玉日夜琢磨,根据关东人的口味,用猪下水中的肝、腰和瘦猪肉、鸡蛋等极普通的原料进行精工细做,结果做出来的菜色香味美,风味*特。这样一来,顾客盈门,名声日大,连不少名人雅士也光临惠顾。宝发园日益兴隆起来了。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早晨,进来了一个身穿西服,年约二十多岁的男青年。跑堂的起来侍候,男青年笑着说道:“我是慕名而来,就请厨师做熘肝尖、熘腰花、熘黄菜、煎丸子这四样菜吧。”当一样样菜摆上桌时,青年人不住地点头赞叹。吃完后,他撂下筷子让堂官找来厨师国喜玉说:“这*是给你的。”说着把十块银圆放在桌上,然后微笑道:“这几样菜的确做得不错。色、形、味、刀工、*候都可称绝。依我看,这四样菜就叫‘四绝’吧!”说完笑着点头告辞了。
那青年刚出店门,几个食客便凑到国喜玉的跟前道喜说:“掌柜的,这下子你可要交好运了。四盘菜卖了十块大洋,四样菜还得名‘四绝’,往后你就财源滚滚、利达三江了。”国喜玉不解地问道:“这少爷是谁呀?”食客大声说道:“他就是张大帅的公子——张学良呀!”国喜玉这才恍然大悟,心中暗暗庆幸。从那以后,宝发园的“四绝”便名传沈阳了。
七、协顺园回头馆
相传在清朝光绪年间,有姓金的一家人在沈阳北门里开设烧饼铺谋生。因为经营不善,生意一直不好。一日正值中秋节,生意更加萧条,时至中午尚不见食客上门,店主茫然,遂将铁匣内几枚铜*取出,买了些牛肉回家剁成肉馅,将烧饼面擀成薄皮,一折一叠地包拢起来,准备自家过节食用。这时,从外面忽然进来一位差人,进店见锅中所烙食品造型新奇,一经品尝,品味甚佳。这位差人当即告诉店主,再烙一盒送往馆驿,众人食后齐声叫绝。此后,这种食品一时名声大振,官民争相购买,生意日趋兴隆,故而取名“回头“。 **老店协顺园,以其特色招牌菜回头而闻名,历经几代传承发展,协顺园回头馆已经成为沈阳美食的象征之一。
八、老山记海城馅饼大酒店
老山记海城馅饼是沈阳市传统风味小吃,由毛青山于1920年创始于辽宁海城县城*神庙街。毛氏名山,取其山字,立号老山记馅饼店,于1939年迁到沈阳。海城馅饼,温水和面,选猪、牛肉为鸳鸯馅。取香料十余种煮制,取汁喟馅培其味。蔬菜馅,随季节变化,选豆牙、韭菜、黄瓜、青椒、南瓜、芹菜、白菜等配制,使饼馅荤素相配,浓淡相宜,高档品还以鱼翅、海叁、大虾、干贝、鸡肉调馅,其味道更是鲜美无比。馅饼成品形圆色黄,皮面脆韧,馅心嫩爽,鲜香四溢。配以蒜泥、辣椒油、芥茉糊等蘸食,更加味美适口。备有八宝粥佐之,清爽可口,风味别样。
九、那家老院子(传统东北杀猪菜)
坐落在沈阳故宫西侧的那家馆,以经营满族菜肴白肉血肠闻名于白山黑水广大地区。它的前身是原小河沿魁星楼附近的吉兴饭店,主要经营东北地方菜肴,后来由于增添了白肉血肠,使这家饭店名声大振。1872年,该店满族厨师那吉有在大东门里开设了一家专门经营白肉血肠的餐馆,立号那家馆。由于他选料精,制作细,一丝不苟,声誉越来越高。他的白肉,须用新宰杀的肥猪五花硬肋,以白水加调料,用急*煮沸,移小*氽透,膘肥不腻。他的血肠,须用新宰杀的猪血,加入适量清水和调料用新猪肠灌成,味道鲜浓。白肉血肠蘸以蒜泥、韭菜花酱或辣椒油等调料食用,味留齿颊,经久不散。特别是严冬季节,如配以酸菜丝在一起氽制,汤鲜菜脆,大有驱寒生暖之效。 1914年,那氏后裔继祖业,将那宛馆门庭重新修整,成为当时奉天风靡一时的**餐馆,达官显宦经常出入。1931年日寇侵占沈阳,那家馆营业日渐萧条,趋于倒闭。那氏兄弟为保持祖业,将那家馆迁到北京,解放后,政府为恢复东北这一*特风味,于1957年又将年迈的那文贵邀回沈阳,使那家馆重新开张。
十、宋家馄饨馆
宋家馄饨最早在和平区八一公园南门曾经极其红*,几十个人排长队只为吃一碗馄饨,饭店够风光了。宋家馄饨品种少而精,鱼肉馅、海鲜馅味道*特,馄饨都是现包现煮的。现在宋家馄饨在大南街另有分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