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多年前,朱兴根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为了自我突破,他想过很多办法,例如走出去,到欠发达地区投资,甚至走出**,到柬埔寨等地扩张自己的生意。
“后来,我是‘逃’回来的。”提起那段四处出击的日子,朱兴根的脸上写满了“不堪回*”,“*大的问题就是投资环境。许多当初明明讲好的政策,在*投下去后,可能就是因为合同或者协议上一句话没有到位,而发生变化。”
这一切都让朱兴根充满了不安全感,很多东西似乎难以掌控。他回到了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这是他的老家,也是山虎集团的发源地。
但那个想要变革的想法却早已根深蒂固。“我是依靠机械加工起家的,但不能不承认,这个行业利润率低,发展起来太慢。”朱兴根告诉《浙商》记者,“能有5个点的利润就算是很厉害了。”
没**,或者**太慢,这是朱兴根心中的一个疙瘩,他急需一种方式改变现状。很多时候,朱兴根依靠这种*简单直观的方式评判事物,很现实,但却很有效。
机会真的来了。2000年,当地一座石矿招标。这本来是一家乡镇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连年亏损。朱兴根得知这一消息,就有心想拿下石矿。
但是,那一年,朱兴根的山虎机械有限公司收入还有限,要想收购石矿,资金还有较大缺口。“我下一狠心,当时把机械厂全部抵给银行,拿出了一笔贷款,*后是用这笔*收购的石矿。”
这一决定冒着极大的风险,如果石矿经营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多年的积累就会血本无归。
但是,对自己的这一决定,当年的朱兴根却很有信心,他向《浙商》记者回忆当初的想法:“我本身是做矿山机械,生产的就是碎石机,那时候对石矿这个行业多多少少有些了解。石矿出来的产品主要用于建筑材料,包括一些基础设施,例如铺路,就要用到大量的石头。我感到这个行业非常好,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场前景很好。这个石矿主要是经营不善导致了一些问题,如果我买下来,技术上做些投入,经营上加强一些,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
*终,朱兴根以1.4亿元人民币中标,拿下了石矿的开采经营权。在实行了一番技术改造和管理措施后,如今,这座石矿成为整个浙江省的*大石矿,年销售收入1.6亿元人民币。朱兴根的判断没有失误,现在,仅杭州市每个月的石头需求量就要400万吨。
由于行业特点,目前各地石矿开采出来都是供应本地市场。随着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以及基础建设的日新月异,石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哪怕在金融危机之年,石矿的发展仍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我们的石头就是主要供应杭州以及周边市场,一般不超过水路300公里距离。这个销售区域,实际上是目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热的区域。”朱兴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