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学林*先想到的就是要办一所中国策划学院,通过培训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去帮助更多的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能办策划学院,就从培训班办起。
考虑到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何学林将自己的大策划体系转化为中国企业能够弄明白,听得懂的“傻瓜化”训练体系课程,这个“傻瓜化”体系,经过3~5天集中强化训练,可以让受训人系统地掌握这个体系的精髓。
这套傻瓜化教程,其本质就是把知识管理流程化,让策划成为一种有据可依的“工业化”流程操作。几期培训班下来,其效果之好,也**出乎了何学林的想象。
随着学员对于何学林这套大策划体系深入了解,为他带来了更多的项目。在服务这些项目时,新的问题随之出现,何学林发现,当企业的战略解决以后,又有了**的策划创意,仍旧不能**策划的*终成功,那就是企业的执行力太差!因此,何学林策划公司聚集了一大批各路**,训练他们掌握这套体系,随时准备着对于看好的项目,进行收购、托管,使自己的**策划创意获得成功!
天平的另一端,自然界的平衡法则7个小时的采访在我们激烈的交谈和辩论中一晃而过,我们似乎越来越读懂了何学林的大策划,又似乎越来越迷茫,眼前的何学林好像并非别人口中的何学林,也并非从他的书中我们所认识到的何学林,他的创意天分和系统的营销知识、扎实的理论功底,在中国智业界实属少见。
然而,造物主总是公平的。我们常常看到历史上的天才**,在他们擅长的领域,非凡**,在其他方面,却落后于常人。天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虽然在物理学上有世人不可能超越的造诣,但在生活上,他从不修边幅,甚至有某种智障,也许,这就是自然界的平衡法则。
平心而论,何学林在策划创意方面有**的天赋,然而,由于他内心的桀骜不驯,过于张扬的性格,使他如一个涉世未谙的大学毕业生一般,毫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从来都要*大程度地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能,其结果往往可想而知。中国式的中庸之道,在何学林那里似乎是不成立的。所以,创意天才的另一端,就是对于社会人情世故,对于自身的传播,做得没那么精妙。也许,这正是何学林不被世人所理解的*为主要的原因。
何学林也认识到了自己所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聘请了职业经理人,来管理自己的公司,改变了公司的*理结构,自己从此专注于产品和业务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