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至 2002 年——山内溥执掌任天堂长达半个多世纪,去世前仍是任天堂第二大股东。该公司出品的几部跨越世纪的**游戏,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超级玛丽、俄罗斯方块、魂斗罗等耳熟能详的名词,已成为国内“80 后”的集体记忆。
但在任天堂闻名世界前,这却是一家摇摇欲坠的日本花牌老店。任天堂的创始人是山内的曾祖父山内房*郎。自 1889 年起,山内家一直出品名为“花札”(Hanafuda)的日本手制纸牌。花札一度是权贵的喜好,后来成为流行的**方式,受到日本黑社会的青睐。
“二战”结束后,任天堂濒临破产。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司第二代继承者山内的祖父突发中风离世,山内的父亲早年又离家出走,任天堂突然间无人接管。
面对家族企业的困境,山内溥不得不在 1949 年从早稻田大学退学,接管了公司社长一职,正式成为任天堂第三代***。“如果说我当时很高兴接管任天堂,那我是在撒谎。”山内溥多年后在《任天堂的历史》一书中回忆,“当时我很年轻,情绪很复杂,但家族企业群龙无*,众多员工都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
刚上任,山内溥就显示出其铁腕强权的一面。很快,他把反对自己的公司元老们一个个扫地出门,并以出人意料的高薪招揽高材生加盟。
山内溥将具个性特色的“*裁”和“铁腕统*”施展得****,大小事宜均由其一人决断。他引入新的花牌制造工艺,*终将濒临倒闭的任天堂打造成日本当时**大扑克牌制造公司。他选择与迪士尼公司合作,将流行的卡通人物形象植入自己制作的花牌中,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这也为其日后进军电子游戏界打下了基础。后来任天堂转型为游戏公司后,很多卡通花牌的玩家成为了红白机的**代客户。
上世纪六十年代,任天堂再次遭遇发展瓶颈,山内溥一度称之为“只会印卡片的小公司”。那段时间,他甚至经营过爱情旅馆、出租车公司、素食米饭,但均告失败。
转折点出现在 1965 年。是年,横井军平入社,此人开发的科学怪手玩具,曾创下销售 140 万个的纪录,山内溥将其任命为玩具商品开发部主任。横井军平没有辜负信任,利用电子产品开发出来的新玩具,开启了任天堂通往游戏超级帝国之路。
山内溥坚持将任天堂打造成娱乐游戏公司,而非科技公司,认为“有趣新颖的游戏元素远比质量上乘的硬件重要”。
借助战后日本腾飞的东风,经历转型阵痛的任天堂,开始以佼佼者的身份**世界电子游戏界的潮流。1983 年,任天堂发售的家用游戏机“红白机”一炮而红,公司由此从扑克牌厂商转型为**游戏机生产者。
任天堂在此后的“**二十年”间,一直奉行山内溥坚持的创新原则,陆续推出“任天堂 64 位机”、“任天堂DS”掌上游戏机等后续机种,确立了游戏界的霸主地位。
特别是 1989 年发布的便携式游戏机“Game Boy”,曾在一夜间风靡全球,至今仍有国内玩家在网上怀念这款“**掌机”。
Game Boy 之于上世纪90 年代的孩子,堪比多年前摇滚乐之于他们的父母。**这场儿童娱乐生活革命的人,便是山内溥。他自称不懂电子游戏,但在他的**下,这个千人规模的企业,年纯利润从 1985 年开始一直保持在5 亿美元以上,其股票也成为东京证券交易所绩优股的代名词。
《计算机与视频游戏》杂志编辑罗伯·克劳斯里称:“绝对不能低估山内溥对游戏产业的影响。NES、SNES、N64 和 Game Boy 等产品都是在山内溥的领导下而推出的,可以说这几款产品改变了世界电子娱乐产业的生态。”
2002 年,山内溥卸任。“我的精力耗竭了。”回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在任经历,山内溥对媒体说:“在成功者寥寥无几的游戏产业,我做成了超越自己能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