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听闻自己投资兴建的大楼封顶了,心里特别高兴,赶早来到朋友马越的办公室,想问大楼的进展情况:“当时想着楼盖起来,*就能回来,心里特别的开心。”
两年前,马越作为宁夏同福集团的一把手,为了盘活旗下两家老企业,决定在原有的基础上拆旧建新,在银川市繁华的商业街上建一座集商场、酒店为一体的商贸大厦。但是,马越手头缺资金,除了银行贷款,还有近千万的缺口,因此只得向朋友**。
马越知道:“缺口很大,当时造价预算出来得五千多万,考虑以后只能广泛的筹措资金,借船下海、借梯子上楼。”前期缺资金,马越找到王军借*。
凭着两人十多年的交情,王军毫不犹豫拿了五**给马越。马越**大楼建成后,不仅如数返还王军本金,还按投资比例给他丰厚的回报。盖楼的过程中资金缺口不断增加,马越又找到王军借*,当时王军的想法就是:“赶快帮着他弄起来,随后又借了他两**。”
为了帮马越盖楼,王军先后把多**到的700万元全部投了进去,没资金做其他的生意,只盼着大楼早点盖好,没事他就到马越那儿转:“看看项目进展到什么情况了,楼盖到几层了,只要楼盖好,我就有*了。”
两年里,王军每天都会开车到大楼工地前查看,比马越还上心。好不容易等到大楼封顶,王军觉得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但是他不知道这幢就要竣工的大楼就像个无底洞,让他越陷越深。
关于还*的事,马越一脸的无奈,“别说700万元,我连7万元都拿不出来。封顶以后面临的问题还是缺乏资金,我利用贷款把它建起来后,还要承担着银行的贷款利息,我的压力是很大的,我的负债也是很重的。”
马越的话让王军很不舒服:“这*怎么就拿不回来呀!”没办法,王军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前去催债。马越觉得无颜面对好朋友,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用一千平方米的楼房给王军抵债。虽然这让王军很意外,但是权衡再三还是接受了:“因为是商业房,能出租,又能做经营,怎么都算是一种商业投资,想着觉得行。”
两年的等待换来这样的结果,虽然王军没做思想准备,可他毕竟是做生意的人,大致一盘算心里就有了底:按当时的地价,每平米六千多元,一千多平米算下来就有七**出头,不赔不*,权当帮朋友的忙。
几天后,马越带着王军到施工现场验地方,马越一指:这儿都给你!这一看,王军当场傻眼了:原来马越给他的竟是整栋大楼的地下室。
王军看着黑洞洞的地下室心凉了半截:“地下室能干什么呀?”
当初马越说用楼抵债时,王军本以为是大楼一到七层中的某一层,谁知*后竟是个地下室,700万换了个地下室,王军气不打一处来:“地下室能做什么,这不是给我挖坑吗?”
王军越想越不对劲,朋友马越分明是给他挖了一个坑,一步一步逼他往下跳!当初借*给马越,虽说也想到了利益,可主要还是为了帮朋友。王军比马越小了近十岁,可相识多年,两人又曾经是邻居,并且父辈关系很好,冲着这份交情他倾其所有的帮忙,可是看着眼前的地下室,王军很郁闷。
一千多平米的地下室,成了王军挥之不去的心病。因为是朋友,当初借*时并没有签订过任何合同,事到如今,怨天尤人也都于事无补:“逼着他还*,他拿不出来,没有办法,只有想办法自己做了。”
地下室的**西餐厅
一个地下室能用来做什么呢?王军只好自己找出路,按大楼*初的设计,地上一到四层以商场为主,为了与之配套,王军决定驾车远行,到南方的大城市转转,或许会有好的项目。王军的妻子感觉出了丈夫的压力,为了给他一些安慰,也为了让自己放心,决定陪着他一起出外考察。
“背”着一千多平米的地下室,王军一路走得很辛苦。从银川出发,取道西安、昆明,一直到了广州。边走边看,感觉什么都行,又感觉什么都不行。一个月后,王军和妻子风尘仆仆回来告诉朋友们,他打算用这地下室开西餐厅,而且是**西餐。
王军气愤之余硬着头皮给地下室找出路,*后打算做**西餐,没有一个人觉得这是好主意,在银川这样的西部城市,西餐卖给谁吃?
宁夏作为回族自治区,回民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所以银川的饮食习惯多以牛羊肉为主,**的餐馆占到了70%。王军注意到了这样的饮食氛围:“我们十个八个人有一个回族,吃饭你就不能进汉民餐厅吃,没有**标志你还真不能进去。”
说到西餐,在银川还没有一家正宗的,王军想拿一千平米的地下室做西餐,朋友纷纷劝他谨慎小心。其实对银川这个城市的餐饮特点,已经生活了几十年的王军非常清楚:“大家都吃牛肉拉面、羊杂碎、羊肉泡馍、炒羊肉、爆炒羊羔肉、爆炒乳鸽、手抓羊肉、哨子面……大众餐饮的饮食格局都是这样的。”
正因为没有人做西餐,王军反而觉得这是个机会。
在餐饮界摸爬滚打三十年的马越听说后,坐不住了,他觉得必须阻止王军,作为朋友,他不想眼看着王军背着地下室,越陷越深。马越的经验告诉他,银川餐饮业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每天都有放炮开张的,每天都有关门倒灶的,如果王军做不起来,那对他也是有影响的,怎么都觉得对不起朋友。
王军的心里其实也是七上八下:“当时他们都提醒我,银川没有一家餐厅是放在地下室的,还给我提出了很多问题,所以我确实有点拿不准。”
虽说对做**西餐把握不大,可王军对自己的眼光很有自信。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王军扔了铁饭碗,到现在积累下千万财富,王军认为只要找准了方向,前面的路一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王军喜欢第一个吃螃蟹,*初辞职下海后,王军买了辆青海湖牌卡车,跑长途运输,成为当时较早的一批个体户之一。之后,又做起了出租车生意,银川*早的三辆出租车其中就有王军的一辆。再后来,开酒吧、做超市、搞物资,几乎事事敢为人先,这让王军尝到了甜头,也与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喜欢车,隔上一段时间就换一辆,尽管妻子劝他要理性消费,但爱车如命的王军现有已有四辆车。无论是出差还是旅游,王军都喜欢驾车前往。妻子感同身受,知道王军开上车就特别放松,精神状态也特别好。
王军自己也特别高兴:“走云南、去xin疆、到xi藏,开着它我就有放松的感觉,每次自驾车出去回来我都胖。
过去驾车出游,王军一向很惬意,看遍各地美景,尝遍天下美食,可眼下心境却大有不同。身上背着地下室轻松不得,并且一路下来王军只吃“比萨”。